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1月3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上行者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IPO開閘在即 風險仍需警惕


 2014年的開局注定不平凡,停擺一年的IPO將要重恊。一大批新股襲來,市場將迎接怎樣的機遇和挑戰?分析人士認為,新股開閘短期對市場而言有一定利空,但長期來看還是積極意義為主。尤其是新股發行制度的改革,對市場意義深遠。

2013年11月30日,證監會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了《關於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IPO新政終於塵埃落定。同日,證監會表示,到2014年1月約有50家企業陸續上市,至此,IPO重恊時間正式明確,停擺一年的IPO即將重恊。

根據證監會網站信息顯示,目前已過會但尚未發行的企業共有83家。首批50家將從已過會83家擬IPO公司誕生。這83家已過會的擬IPO公司,分別由38家券商機構進行保薦。其中,國信證券以7家居首,招商證券保薦了6家公司;民生證券和平安證券也分別保薦了5家;中信證券、華泰聯合證券、海通證券、廣發證券和光大證券都保薦了4家公司;中信建投和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則分別保薦3家。

平安證券分析預測,根據目前在排隊公司測算,排隊公司全部實現新股發行下,擬募集資金規模預計在7100億左右,但考慮到部分公司可能面臨終止審查或者融資延後,即使按照60%的比例測算,保守估計募集資金規模將在4200億左右。因此,在對綜合融資成本進行比較分析後認為,2014年股權融資有望成為企業部門直接融資的主戰場,疊加新股發行體制市場化改革的配合,2014年A股融資規模有可能超出市場預期。

不過,多位分析人士認為,IPO重恊在短期內將為市場帶來一定下行壓力。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表示,短期而言,前50家擬上市公司經過證監會多次財務核查,質地優良,存量資金將從二級市場向一級市場流入,加劇市場恐慌情緒,創業板下行壓力增大。農業銀行高級經濟師何志成亦認為,短期而言,對創業板不利,但IPO重恊會吸引更多的資金進場,對大盤股或有「短空長多」的影響。

另有業內人士指出,由於新股發行制度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未來新股大批上市背景下,不排除一些質地較差的上市公司,股價開盤就跌破發行價的可能,因此中籤的投資者也可能會虧錢。

「由於IPO新政規定,新股發行定價比較合理,PE很低,普遍15倍,而且是經過了多次審查的,第一批或者前50家都是比較好的,這就給二級市場留下了炒作的空間,由此可能導致二級市場炒新衝動將比以往更甚。第一批申購中籤的就相當於中彩票,但要在二級市場買入後賺錢,風險就會非常大,資金都憋著勁準備炒新股,好公司很難有好價格給普通投資者買入。」來自深圳的一位私募人士認為,投資者可以積極參與前面的新股申購,但不建議普通投資者參與新股二級市場的炒作。

事實上,對於炒新股的風險,深交所研究顯示:「大量實證數據測算表明,中小投資者是炒新行為中最主要的利益受損方,以博彩心態參與炒新,絕大部分會被套牢。比如,2012年參與新股上市首日買入的賬戶中,截至當年底虧損賬戶佔比56.2%,戶均虧損0.59萬元,戶均虧損率10%。」在IPO重恊後,未來僅消化創業板排隊的260多家上市公司,預估平均每天有1至2家公司上市。按照這個節奏,有私募認為「市場很快就會出現審美疲勞,甚至會有開盤就跌破發行價的情況出現,這意味著中籤的投資者會虧損。」

相關新聞
上行創富:前瞻 (2014-01-03) (圖)
社科院:2014年股市或再現「519」行情 (2014-01-03) (圖)
大行預測:2014香港IPO市場或再創高峰 (2014-01-03) (圖)
A股或迎來440億IPO籌資 (2014-01-03) (圖)
IPO開閘在即 風險仍需警惕 (2014-01-0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上行者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