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國自行建造的300米飽和潛水工作母船「深潛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玨 北京報道)昨日5時零9分,在距離深圳近200海里的南中國海,搭載着胡建、管猛、董猛三位中國潛水員的潛水鐘,從300米深的海底返回到工作母船的甲板上,中國首次300米飽和潛水作業取得成功。這意味着,中國由此具備了人工潛入300米深的海底「龍宮」探寶的能力,而就全球來說,英、美、日本、俄羅斯等8國已先後突破400米深度。
內地媒體報道,1月11日24時,南中國海海域,搭載着3名潛水員的潛水鐘被放入海裡,中國首次深海300米人工飽和潛水作業正式開始;12日1時40分,上海打撈局潛水員胡建鑽出放在300米海底的潛水鐘開始作業,成為中國第一個進入300米深海的人;12日5時零9分,搭載着胡建、管猛、董猛三位潛水員的潛水鐘,從300米深的海底返回到工作母船的甲板上,完成與生活艙的對接,3名潛水員返回到生活艙裡休息。
現場總指揮宣佈,3名潛水員圓滿完成中國首次300米飽和潛水海底出潛探摸作業,巡迴深度達到313.5米。這是300米深的海底首次迎來了中國人的身姿,中國由此具備了人工潛入300米深的海底「龍宮」探寶的能力。
上海打撈局局長沈灝介紹,12日上午8時,李洪健、羅小明、譚輝3名潛水員第二批下水作業,14時返回生活艙。此後,6名潛水員在生活艙裡減壓,預計將於24日出艙,回到正常的生活環境中。
英美等8國突破400米深度
飽和潛水是一種適用於大深度條件下,開展長時間作業的潛水方式。按照國際慣例,當潛水作業深度超過120米、時間超過1小時,一般採用飽和潛水。作為唯一一種可使潛水員直接暴露於高壓環境開展水下作業的潛水方式,飽和潛水已廣泛應用於失事潛艇救援、海底施工作業、水下資源勘探、海洋科學考察等軍事和民用領域。
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飽和潛水技術研究,交通運輸部救撈局局長王振亮表示,交通運輸部已將攻克500米飽和潛水作業技術列入計劃。目前,世界上英國、美國、瑞士、挪威、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8國已先後突破400米深度潛水技術。其中,法國潛入了600多米的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