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吳沚芊)抗日戰爭已經過去近70年,被已故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勳、十大元帥之首朱德稱為「解放廣東的一面旗幟」的東江縱隊,其當年保家衛國、守護香港的事蹟,相信現今年輕一代所知不多。本報記者訪問了多名老兵,他們每人都有一個抗日故事,有游擊隊員訴說被日軍發現身份,並被俘虜嚴刑逼供亦絕不透露半句情報;有交通小鬼(運送情報)用智謀逃過便衣日軍的搜查;有只得9歲的小女孩,毅然加入成為護理員和交通小鬼。他們的故事展現了當年港人眾志成城、齊心抗日的一段歷史。
李志應受到小學老師的影響,知道「南京大屠殺」中日軍的兇殘,腦海裡樹立了保家衛國的思想,於是在日本佔領香港時,只有14歲的他便參加了抗日游擊隊,更曾被日軍發現身份,被俘虜嚴刑逼供。李志應指當時被反手綁在荔枝樹,備受虐打,但絕不透露半句情報,更被關押4個多月,當時受了傷但沒有藥,有時更沒有食物,甚至有兩三日未沾滴水,靠飲自己的尿來維生,最終靠自己拆開屋頂鐵皮逃脫。其後,只有16歲的他已獲發佩槍,更曾手刃漢奸和擊倒四五個日軍。
「衝前去還擊」 不顧生死
同樣受老師灌輸愛國和抗日思想的羅耀輝指,當年日軍太殘暴,以致幾乎人人都有「恐日病」,但看見香港民不聊生、生活困苦,羅耀輝便決心當兵抗日,由於他熟習水性,便成為了海上中隊一員。
他曾多次身陷險境,當時一心抗敵的他,已置生死於度外,「當時日本人向我們開火,想也不想,便衝前去還擊」,他又曾靠着漁民通風報信而擊退日本漁船,亦曾遭日軍以裝甲車及燒山來搜捕,躲避到糧水盡斷時,幸得村民接濟而脫險。羅耀輝說起當年港人眾志成城、齊心抗日的往事無不感慨。
14歲便擔任交通小鬼(遞送情報)的何觀養,曾多次用智謀逃過便衣日軍的搜查。何觀養每天要來回荃灣和元朗大棠2次遞送情報,有次遇上整座橋布滿便衣日軍,為保護情報,心生一計,裝作小解,把捲成一扎如手指粗的情報信藏在藤帽內,成功逃過搜查。他平日又會用蕉葉把情報信包好,遠遠看見日軍便拋到草叢中,待日軍離開後再拾回,以智謀保護東江縱隊的情報。
家人受迫害 9歲女童入伍
林珍當年只有9歲,但因家人曾受日軍迫害,於是小小年紀便毅然加入東江縱隊,成為護理員和交通小鬼。她說自己並無任何醫療知識,所以只能為傷兵消毒和包紮傷口。林珍說,只想盡自己的能力對抗殘暴的日軍。
港九獨立大隊的老戰士,部分已回內地居住,留在香港並仍健在的只剩下130多人,而且都已年紀老邁,平均年屆88歲。以前約有30多名老戰士有資格申請港府提供的撫恤金,現在只剩下10多人,而其他的老兵只可享有國家發放每月千多元的撫恤金。
林珍期望老兵可以在有生之年,得到港府的重視和公平的對待,以回報老戰士當年勇敢守護香港的付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