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在規劃洪水橋、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等,預留土地作商業用途,可發展酒店。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廣盛)港府日前公布的《香港承受及接待旅客能力評估報告》發現,本港酒店房間到2017年會供不應求,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回應表示,在規劃洪水橋、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等,有預留土地作商業用途,可發展酒店;至於在住屋問題及酒店兩者之間如何取捨,陳茂波強調,住屋仍是第一優先,為了達成未來10年47萬的建屋目標,發展局會「瞓晒身」從多方面覓地。
陳茂波昨晨在電台節目上承認,本港接待旅客的能力已接近飽和,設施容量相當勉強,但強調政府已有政策增加酒店用地,包括在洪水橋、新界東北新發展區,以及擴展東涌,預留土地作商業用途來興建酒店。他又說,部分活化工廈作酒店項目,因為補地價問題未能成事,施政報告提出「補地價仲裁先導計劃」,可便利發展商及政府就補地價早日達成協議,當局現時正進行另一輪工業用地檢討,若找到地皮適宜作酒店,亦會改劃。
被問到在土地不足下,政府在發展住宅及酒店兩者之間,如何取捨,陳茂波強調,住屋仍是第一優先。他更形容,發展局會「瞓晒身」著手物色地皮,以配合政府訂出10年供應47萬個單位目標。
研使用維園快活谷地下空間
施政報告又提出,將研究在銅鑼灣、跑馬地、尖沙咀、金鐘、灣仔發展地下空間,陳茂波表示,這些地點除了商業中心,亦有休憩用地,例如維園、跑馬地馬場公園的地下空間,可研究是否可以使用。他指出,地下空間不可居住,但可以容納商業、體育設施,如果地下空間用得好,亦可改善地面連繫。
發展大嶼山 增配套疏交通
另外,施政報告提及將發展大嶼山,以配合港珠澳大橋的落成。陳茂波指,港珠澳大橋落成後,大嶼山交通策略位置有變,香港來往珠三角西形成一小時生活圈,有海底隧道連接屯門,令新界西與大嶼山拉近,再加上東涌新市鎮發展調整,人口會由9萬人加至20多萬人。他認為,大嶼山發展除了增加土地外,日後亦增加對大嶼山的交通配套,更可支援部分機場內一直欠缺人手的職位空缺,既可令就業不再側重於香港南部,亦可幫助疏導交通負荷。
「東嶼都會」成第三核心商區
對於在大嶼山東部水域與港島之間填海可興建人工島,以打造「東大嶼都會」,陳茂波稱目前只在構想階段,日後要交由專家再作研究,但由於工程浩大,估計需時至少要15年至20年。他說,「東大嶼都會」這個構想相當值得探討,因為人工島可以發展新市鎮,創造就業機會,再以橋或鐵路接駁至港島,就能成為第三個核心商業區,他期望該處未來可發展成新摩登大都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