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出席學生留心聆聽林鄭月娥演講。黃偉邦 攝
在昨日的青年論壇上,出席學生提問的問題廣泛,由提名委員會到選民質素,包羅萬有,當中不乏尖銳問題,更有學生從行政立法關係惡化令施政不暢,提到較少關注的2016年立法會選舉設計。林鄭月娥讚揚學生能通過獨立思考提出問題,沒有「搬字過紙」,不以口號式提問作政改交流。
珠海學院新聞系二年級學生黃敏晴昨日向林鄭月娥提出一連串問題:選舉委員會中漁農界代表比法律界更多是否有足夠的代表性;年宵市場有不少人稱林鄭月娥是「月娥BB」,說明市民都重視要向林鄭表達意見;自己日後會成為傳媒一分子,將有更多機會與林鄭月娥「交手」。其如連珠發炮般的發話引起林鄭月娥的注意,她表示,黃同學並非純粹聽了一些口號便「搬字過紙」,讚揚她是經過獨立思考才提出問題。她又說,即使會上多數問題都比較尖銳,作為官員也須謹慎應對,盡力回答問題。
信選民作理性決定
「青年交流之友」的區同學則關注本港的選民質素是否足以成熟至享有普選。林鄭月娥強調,普選應普及而平等,不能出現選舉權也有門檻,審核選民的政治認知程度相信難被社會接受,她亦相信本港選民能作出理性決定。
中學生Danny則指現時行政立法關係令施政不暢,問題值得關注,政改諮詢只集中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認為2016年的立法會選舉亦應重視。對於這個如此「深奧」的問題,林鄭月娥耐心回答:立法會和行政長官的互動相當複雜,行政立法矛盾涉及本港政治體制中更深層次的問題,並非可簡單透過改變立法會的組成或普選行政長官便可解決,但立法會仍應維持監察政府的角色。 ■鄭治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