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如何解讀聯儲局在1月28日至1月29日的會議紀錄,已成為了解央行決策的基礎。圖為聯儲局大樓。資料圖片
永豐金融集團研究部主管 涂國彬
數據公布與人心變化的微妙關係,單單周三(19日)至周四(20日)不足24小時內,便已有兩個有趣事例,可供研究分享。
按時間順序,先說美國公布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在1月28日至1月29日的會議紀錄。當然,其決定部分,早已在1月份通告天下,大家把重點放在紀錄內,與會者的表態和當中的理據,以了解央行決策的基礎,以及未來政策向哪邊走的機會較大。
誠然,這是應該細讀的文件,原因很簡單,與其單憑1月份宣布的決定,再加上當時傳媒自由發揮的演繹,倒不如實事求是,從委員會最終的定案中,看出箇中思維若何,以便稍後依樣畫葫蘆,知所進退。
然而,即使詳閱會議紀錄,以研究的態度去看,也不能完全避免主觀。事實上,就算是擺在面前有如此客觀的一份紀錄,若然大家只是針對字裡行間的變化,對投資者來說,也未必真的有太大的效用。
應從一手材料理解內容意義
這裡所說的,並非完全否定仔細解讀內容的意義,單從嚴謹對比和跟進其中細節而言,這是絕對有必要的,不從一手材料去理解,難道要依賴傳媒或市場中人,在倉卒之下拼湊出來的二手分析嗎?
問題在於,投資者可不是完全的科學求真,他們更像是邊試邊改,有時候自己的看法影響了市場,有時候反過來受市場其他人影響,而過程中,數據公布或重要文件的出現,雖然有其重要性,但說到底,都只不過是其中一項元素。
聯儲局對市場震盪並不太擔心
真正關鍵是,早在這份紀錄出現之前,投資者已基於聯儲局的具體行動,去理解其背後想法,而不是單憑尚未公開的相關言論。事實上,當阿根廷和土耳其爆發新興市場走資潮,但聯儲局仍傾向於維持退市的決定,甚至在去年12月公布的減買債額度之上,再下一城,這樣一來,投資者不難明白,儘管新興市場的危機可能造成震盪,但聯儲局對震盪的傳染性不擔心,對美國本土的復甦有信心,才會有此決定。
正是如此背景,如此解讀,才會令投資者對於應該很有分量的一份文件,也是伯南克任內最後一次如此開會的資料,似乎無甚反應,皆因一切早已在投資者的理解中,而幫助理解或消化的,正是聯儲局的行動,而不單單是言論。
上文說過,有另一宗可以思考的。剛公布的匯豐編制的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時間上,相當巧合,港股應聲下跌,反應甚大,而傳媒亦爭相報道,相信大家很容易把大跌歸究於此,而經過中外傳媒一整天的互相參考下,在地球轉一圈之後,幾乎肯定把它定性為原因,但中國增長放慢,豈是新鮮事物?與其說大家真把它當一回事,倒不如說近期港股反彈急勁,早該來點回調,倒也說不定。■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