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國去年貿易總額是全球唯一超過4萬億美元的國家。圖為繁忙的青島港集裝箱碼頭一角。新華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琳 北京報道)中國坐實貨物貿易全球頭把交椅。中國商務部1日表示,2013年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對此表示,中國躍居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這是中國對外貿易發展道路上新的里程碑。他同時指出,受制於出口產品附加值較低,擁有自主品牌較少,中國要想成為貿易強國仍然任重道遠。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秘書處初步統計數據,2013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為4.16萬億美元(約32.3萬億港元),其中出口額2.21萬億美元,進口額1.95萬億美元。這意味着2013年,中國超過美國,首次成為全球第一貨物貿易大國。
中國對外貿易新里程碑
儘管2013年世界經濟仍然處於調整期,但中國的進出口總值實現同比增長7.6%(扣除匯率因素),雖尚未完成8%的預定目標,但依然創造了突破4萬億美元關口年度歷史新高。中國也成為2013年貿易總額唯一超過4萬億美元的國家。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當日發表談話稱,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躍居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這是中國對外貿易發展道路上新的里程碑,是中國堅持改革開放和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重大成果。改革開放35年來,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進出口貿易實現跨越式發展,有力推動了中國經濟發展,也為世界經濟做出了重要貢獻。目前,中國已經是12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大的貿易夥伴,每年進口近2萬億美元商品,為全球貿易夥伴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和投資機會。
要成貿易強國任重道遠
「貿易大國是貿易強國的基礎」,姚堅同時指出,儘管中國已成為世界貿易大國,但要成為貿易強國仍然任重道遠。中國出口產品附加值較低,擁有自主品牌較少,營銷網絡不健全,出口產品質量不高的現象仍然存在,統籌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需要進一步提高。他強調,要積極推進轉方式、調結構,培育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新優勢。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國際經濟與貿易系主任劉元春則指出,中國成為第一貨物貿易大國是外貿發展史上一次節點性的偉大成就,但也應該注意到「質」的落差。「加工貿易依然佔進出口總額的三分一左右,核心技術仍然掌握在外資企業或合資企業手中,我國的外貿企業依然集中在產業最低端。」
服務貿易須打翻身仗
除了貨物貿易產業結構問題外,服務貿易依然是中國外貿發展的一大短板。根據商務部此前發佈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以1,184.6億美元的數額成為全球最大的服務貿易逆差國,逆差增幅高達32.1%。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服務貿易與WTO研究室主任于立新認為,前30年我們在貨物貿易方面打了勝仗,但非常遺憾,我們服務貿易是逆差。要想成為貿易強國,服務貿易必須打翻身仗,未來30年中國發展空間在服務貿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