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綜合外媒報道, 中共一年來高唱入雲的「反腐倡廉」,以及新樹立為執政基調的「深化改革」,預料將成為中國「兩會」的主題,借此展現領導層的執政意志。
台灣「中央社」報道稱,分別於本月3日、5日開幕的全國政協會議及全國人大會議,既是中共第五代領導班子上台第一年的政績總結,也是他們首度借由「兩會」展現執政意志的舞台,重要性不亞於2012年及2013年的「兩會」。
報道稱,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台後,除下令執行以倡廉為核心的「習八條」外,更祭出「既打蒼蠅,也打老虎」的反腐肅貪。一年來,確有上至部委級的官員落馬,既震懾貪官,也擄獲民心,成為執政資本。因此,政府工作報告中,「反腐倡廉」普遍被認為是重點項目。而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後被樹立為中共執政基調的「深化改革」,也被各界認為是今年「兩會」最受矚目之處。
路透社:民生熱點話題 盼實質突破
路透社報道稱,在過去的一年裡,本屆政府在反腐倡廉和簡政放權方面打出了結實的組合拳,而在2014年,改革有望向保障民生等領域縱深發展,其中年年「兩會」熱議的社會保障、養老金雙軌制以及收入分配不公等民生熱點話題,更期待實質性突破。
美聯社:習設3領導小組 顯執政雄心
十八屆三中全會後,中央先後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及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美聯社分析,此舉凸顯習近平手握大權,但兩會前發生的雲南昆明恐襲事件,顯示中央政府面臨嚴峻挑戰。至於如何迎難而上,預料「兩會」結束後會有答案。
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學會中國問題專家李成(譯音,Cheng Li)亦認為,習近平有勇氣做一些其他領導人不敢做的事,但其目的並非改變中共集體領導方式及重返強人政治。而整治貪腐、推動市場改革,以及清理河道和霧霾,皆是中共亟待解決的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