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據中新社報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總工程師閻保平昨日接受媒體訪問時,提出中國建成網絡強國的要素,包括培養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學家、網絡科技領軍人才、卓越工程師、高水平創新團隊。閻保平說:「沒有這樣一大批人的湧現,中國就不可能建成網絡強國。」其餘要素還包括網絡文化、技術革新,以及信息產業的真正形成。
「吐槽污染網絡環境」
關於網絡文化方面,閻保平表示「網民素質的提升也尤為重要」,指出網上有傳遞正能量的聲音,但也有一些網民習慣在網上「吐槽」,「吐來吐去,結果是污染了網絡環境」。「一個網絡強國在某種意義上說,並不是體現在『能爭能搶』,很多東西是在網絡文化中呈現的。」閻保平說。
關於第三個要素-技術革新,閻保平提到,當前中國信息化產品很多都是來自國外,嚴重缺乏自主創新,國內有一些產品也「跟着國外走」,自身不掌握最為關鍵性的技術,創新力疲軟。
規範信息產業生產模式
閻保平認為,官方層面應制定全面的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研究發展戰略,出台支持企業發展的政策,讓他們成為技術創新主體。
為建設網絡強國,閻保平指出,中國還應該形成規範系統的信息產業,「雖然中國出現幾個算得上互聯網大鱷的公司,但產業還未形成」,對這個產業的生產模式、收入情況等應該有作一系列調查研究和全方位統計,「僅僅關注網民、手機持有量等,是遠遠不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