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國家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
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訊(記者 何凡、馬琳)回應社會關切熱點,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在兩會期間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指出,治理城市交通擁堵是世界性的難題,目前正積極推動《城市公共交通條例》盡快出台。交通部負責指導城市客運,將下更大功夫發展城市公交。他表示,交通部已確定多項改革重點,以加快實現「綜合交通、智慧交通、綠色交通、平安交通」。
楊傳堂說,當前,內地一些大城市交通擁堵的問題較為突出,民眾反映也較強烈。而從國際經驗看,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是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的有效措施。交通部針對推進城市公交優先發展系統部署,正積極推動《城市公共交通條例》盡快出台,開展公交都市創建工作,並加強公共交通規劃與城市總體規劃的銜接。
建公交都市 促智能交通
他透露,已確立兩批共37個城市,通過部、省、市共建公交都市,倡導公共交通引領城市發展的模式。交通部要在城市綜合客運樞紐、智能公交系統、快速公交運行監測系統和推廣應用清潔能源公交車輛四方面給予支持。公交都市將包括所有直轄市和絕大多數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及部分有代表性的中等城市。
楊傳堂強調,發展智能交通時不我待,要用信息化提升城市交通管理的智能化和現代化水平。目前啟動了北京、深圳、大連等第一批10個城市試點工作,重點是改進公交運營調度和監管方式,提高行業決策與安全應急指揮能力。
親乘港地鐵 體察港經驗
香港注重優先發展公交,亦在軌道交通運營、養護和管理等方面具有較成熟的經驗。去年末,楊傳堂應特區政府邀請赴港考察調研。為深入了解香港便捷、多元化的公交網絡運營,他特意乘坐地鐵實地考察香港金鐘和九龍尖沙咀地鐵站,詳細詢問地鐵交通標識、交通疏導、公交銜接等情況。
而談到三中全會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務,楊傳堂表示,交通運輸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域多、範圍廣,必須牽住「牛鼻子」,既要用十個指頭彈鋼琴,又要找準「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突破口。「我們已取消和下放17項行政審批事項,並在充分研究論證後,提出2015年前取消或下放37項行政審批項目的計劃。」而針對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審批項目,交通部亦及時組織修訂所涉及的法規。
調機構編制 新設政研室
另據了解,交通部內設機構和編制將有所調整,司局職能梳理後更有利於完善交通運輸大部門制管理體系。記者獲悉的方案,包括新設政策研究室;將道路運輸司調整為運輸司,安全監督司和質監局調為安全與質量監督管理司;政策法規司、財務司、人事勞動司亦分別更名為法制司、財務審計司和人事教育司。
對於外界關注的交通投融資體制改革,楊傳堂回應說,要圍繞理順中央與地方事權,深化交通運輸行業財稅體制配套改革,包括研究構建支撐普通公路「建、管、養」的投融資體制,研究建立交通基礎設施特許經營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