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王毅昨日首次出席兩會外長記者會,吸引大批中外記者。 葛沖 攝
香港文匯報訊(兩會報道組 葛沖)不斷崛起的中國,外交政策何去何從一直倍受外界矚目。外長王毅昨日首次出席兩會外長記者會。談及中國外交政策今後走向時,他強調,中國為解決各種全球性問題和地區熱點問題將提出更多方案,發揮更大的中國作用。此間專家指,這是中國官方首次提出「中國方案」和「中國作用」概念,顯示未來中國將提出更多更新的建設性方案和路徑,中國外交將更為積極進取。
昨日兩會記者會上,王毅一個問題便談及今年中國外交的兩大方向。他表示,今年中國外交將繼續積極進取,重點從兩個方向作出努力。一是要更加積極主動地服務於國內全面深化改革,中國將加強同世界各國,尤其是周邊國家的友好關係,為國內改革發展營造更為良好的外部環境;中國將大力開展積極外交,深化與各國互利合作,為國內經濟轉型升級創造更為良好的條件;中國還將全力推進海外民生工程,為中國不斷對外延伸的正當權益提供更堅實的保障。
化被動為積極
「第二個方向是更加積極主動地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我們將在國際交往中主持公道,伸張正義,踐行平等,尤其是維護和促進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正當權益,推動國際秩序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我們還將積極地參與國際和地區事務,為解決各種全球性問題和地區熱點問題提出更多中國方案,發揮更大中國作用。」王毅稱。
儘管中國早前曾多次提出要積極參加國際和地區事務,要求擴大發展中國家話語權,「六方會談」中提出過不少「中國方案」,但「中國方案」和「中國作用」概念卻是官方首次總結和提出。外交學院院長助理王帆向本報指出,這是大國外交的體現,反映出中國外交正由被動進取轉變為積極進取,未來將會更加積極主動,不再是反應式應對式。
王帆認為,「中國方案」和「中國作用」概念的提出,表明面對各種挑戰和問題,中國未來將提出更多新的建設性路徑和方案,將在國際和地區熱點上發揮更大作用,這是大國外交的體現,將更加有利於世界的和平、穩定、繁榮,同時也會為中國自身發展創造更為有利外部條件。
昨日記者會上,王毅指出,去年中國外交最鮮明的特點是主動進取。他透露,今年中國外交的一大特點是「主場外交」。中國將分別在上海和北京舉辦兩場大型的國際會議:5月在上海舉辦的是亞信峰會,11月在北京舉辦APEC峰會。
習李將訪歐非
此外,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3月下旬到歐洲去進行訪問。雙方將重點在科技創新、節能環保、新型城鎮化、互聯互通,還有人文交流等一系列重要領域加強互利合作。今年,習近平還將應邀赴巴西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並將訪問一些拉美國家。李克強總理今年也將踏上非洲的土地,這將是中國新一屆政府總理首次訪非。今年8月,中國將首次舉辦伊斯坦布爾進程阿富汗問題外長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