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光大銀行上調存款利率應對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挑戰。
走進光大銀行杭州鳳起路支行,各種有關「存款利率上浮」和「最新理財產品介紹」的海報隨處可見。「最近辦理理財產品是最划算的。」鳳起支行經理趙莉告訴記者,隨着餘額寶等網絡金融產品的來襲,光大銀行也在不斷上浮傳統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
理財產品增收益率挽客
「以光行『定活寶』為例,之前1-7天的年化收益率為3%,現在已經上漲到了4.5%,如果存放時間長則收益率更高。」趙莉坦言,以前招攬客戶時強調理財產品的安全性,現在則更強調它的高收益率。
事實上,去年不少股份制銀行已經開始着手聯合貨幣基金推出多款現金類管理產品。平安銀行聯合南方基金推出「平安盈」, 浦發銀行通過微信銀行推出開放式理財產品「天添盈」,民生銀行攜手民生加銀、匯添富兩家基金公司,推出1分錢起投,隨時取用、天天收益的「如意寶」,等等。
新年過後,各大傳統銀行也終於出手:工商銀行在浙江地區就推出了餘額寶的升級版「天天益」,1元人民幣起購,支持24小時購買和贖回,贖回資金實時到賬。國有銀行的保障以及6%以上的年化收益率,將不少轉投網絡金融產品的客戶又將資金轉了回來。
「『天天益』推出的目標很明確,就是留住工行老客戶的活期存款。」工行鳳起路支行的一位工作人員透露。目前,「天天益」只能通過工行網銀和手機銀行兩個渠道購買。「還在試點階段,效果好會全線鋪開。」
限制額度延緩存款流失
除推出與各種「寶」們抗衡的新產品外,銀行還「無奈」地限制客戶每日購買餘額寶、理財通等互聯網金融產品的額度,延緩存款流失速度可謂用心良苦。以理財通為例,工行對其儲蓄卡的單日單筆購買額度限制為1萬元,單月限額也僅為5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