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崔俊明說,若要將「藥劑師到訪服務」擴至全港及恆常化,至少要增加200名藥劑師。陳廣盛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廣盛)根據統計處的資料,預計2017年65歲或以上長者人口將超過120萬,逾一半長者患有慢性疾病,需同時服用多種藥物。有見及此,勞工及福利局於2010年6月起推行了為期3年的「藥劑師到訪服務」,為安老院舍長者核實藥物紀錄,擔當把關的角色。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昨日表示,到訪服務推行至今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坦言若要將服務恆常化,首先須解決資金不足和「人手荒」的問題。他呼籲政府投放更多資源於藥劑學培訓,以應付人口老化問題為醫療體系帶來的壓力。
「藥劑師到訪服務」是透過非牟利團體「香港藥學服務基金」安排社區藥劑師親身到訪安老院舍,提供藥物管理服務,包括藥物整合、 核實藥物劑量、為安老院舍員工提供專業的教育等。計劃推行至今,已有逾100間安老院舍, 逾10,000位長者受惠於是項服務;計劃亦整合了逾8,000個藥物紀錄及核實了超過6,000個藥物劑量的個案。崔俊明進一步補充,近15%藥物劑量的個案,藥劑師經核實後,有向處方醫生提出調整劑量的建議,當中逾九成被接納,反映服務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計劃恆常化 最少要增200人
現時全港只有2,000多名註冊藥劑師,當中只有約650名社區藥劑師。崔俊明坦言,要將計劃擴至全港及恆常化,人手不足是最大的絆腳石。他說,現時到訪服務約有50名藥劑師參加,若要擴至全港及恆常化,至少要增加200名藥劑師,「如果藥劑師不是一星期去一次安老院,而是一星期去兩次,要增加的藥劑師還會倍增」。然而,現時每年香港大學、中文大學,加上海外來港只能增加約100名藥劑師,根本追不上人口老化的速度。
崔俊明呼籲政府投放更多資源於藥劑學培訓,強調「醫療系統不可以只有醫生,藥劑師亦是重要的一環」。他要求政府盡快撥款予香港大學和中文大學的藥劑學課程,增加學位,以迎合香港發展社區藥劑師的趨勢,減輕人口老化為醫療體系帶來的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