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習近平歐洲行提升中國地位

2014-04-03
■習近平當地時間4月1日離開比利時布魯日市啟程回國,比利時國王菲利普在布魯日廣場舉行隆重歡送儀式。 新華社■習近平當地時間4月1日離開比利時布魯日市啟程回國,比利時國王菲利普在布魯日廣場舉行隆重歡送儀式。 新華社

香港文匯報訊 針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剛剛結束的訪歐之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表示,習近平主席這次對歐洲的訪問不僅極大推動了中歐關係發展,也進一步完善了新時期的中國外交佈局,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

新華社報道稱,3月22日至4月1日,習近平出席在荷蘭海牙舉行的第三屆核安全峰會,對荷蘭、法國、德國、比利時進行國事訪問,並訪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歐盟總部。訪問結束之際,外交部長王毅介紹了此訪有關情況。

中歐互信更深 夥伴意願更強

王毅表示,習近平主席這次對歐洲的訪問不僅極大推動了中歐關係發展,也進一步完善了新時期的中國外交佈局,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這次出訪提出的一系列倡議和主張,進一步豐富了中國外交思想以及當代國際關係理論,必將成為中國外交新的行動指南。

王毅說,習近平主席出席了84場活動,雙多邊結合,大小國兼顧,政經文互動,既有國事活動,也有親民交流;既頂層設計規劃,又推動具體項目;既有精彩理念宣示,也有細微感人話語。

對於習近平到訪歐盟總部,王毅說,這是中歐建交以來中國國家元首的首次訪問,充分顯示出新形勢下中國對歐盟、對歐洲的高度重視,並成為此訪期間備受關注的一個亮點。

王毅指出,概括起來,習近平主席此訪在推動中歐關係方面取得三方面重要成果:

一是中歐政治關係邁上新台階。習近平主席此訪在雙邊政治關係上各國都有新定位,每站都有新突破。中國和歐盟首次發表聯合聲明,宣示共同打造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夥伴關係。這表明,中歐雙方都在用新的戰略眼光看待彼此,相互信任更深、夥伴意願更強、合作領域更廣,對中歐關係未來更有信心。

經合前景廣闊 人文元素凸顯

二是中歐經貿合作迎來新機遇。雙方同意加快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拓寬合作領域。雙方同意擴大合作疆域,歐方願積極參與中方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共同打造亞歐大市場。雙方同意創新合作模式,朝着聯合生產、聯合研發、聯合投資、共同開發第三國市場方向邁進。「訪問期間,我同四國共簽署120多項合作協議,涉及領域廣泛,展示了中歐合作的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

三是中歐人文交流進入新階段。習近平主席這次訪問凸顯人文元素。習近平主席訪問法國戴高樂基金會、中法大學舊址、與德國漢學家座談、看望在德培訓的陝西志丹少年足球隊員、出席比利時大熊貓園開園儀式,與往訪國民眾溝通心靈,拉近距離。彭麗媛接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促進女童和婦女教育特使」稱號,並參觀往訪國當地學校、醫院、文化機構,傳遞友好感情,在當地和國際上產生積極反響。

「習奧會」為中美關係開好頭

王毅說,習近平主席出席核安全峰會期間,系統闡述了中國的核安全觀,強調發展和安全並重、權利和義務並重、自主和協作並重、治標和治本並重,中國將繼續積極參與核安全國際合作,推動建立以公平促合作、以合作求共贏的國際核安全體系,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

針對習近平同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會談,王毅說,這是中美兩國元首今年首次會晤。兩國元首同意繼續保持密切溝通,共同致力於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設。兩國元首還就今後一段時期中美一系列交往和對話作出安排,就重點合作領域及預期成果交換意見。會晤為今年中美關係開了好頭。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