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強 香港工商專聯會會長 資深時事評論員
台灣反服貿學生採用了佔領「立法院」和衝擊「行政院」,繼而破壞公共財物等暴力違法的手段。這種方式延續了「佔領華爾街」以及泰國示威者佔領政府部門,烏克蘭示威者佔領司法部的先例,是一種明顯的違法行為。香港反對派堅持組織違法「佔領中環」,要仿效台灣的「佔院」行動,通過刺激民眾,為「佔中」製造爆發點,其惡果將是在香港製造大規模動亂,損害香港營商環境和競爭力。
反服貿學生發起3.30黑衫軍行動落幕,大動員激情過後,前日「立法院」周圍場外靜坐群眾銳減,大約只剩百餘人。與這種熱鬧場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包括台灣在內的輿論對於學生們的舉動大多持否定和批評態度。對於此次台灣學運,人們在輿論中並未表達較多的同情和支持,更多的是冷眼旁觀甚至是嘲笑。有著名學者在微博中表示:「台灣學生的這種民主範兒,在埃及、在泰國、在利比亞、在烏克蘭,我們都見識過。」
反服貿運動陷入「霍布斯困境」
民主應該是有法治的、有規範的、有制度的民主,如果「佔領立法院,攻進行政院」的態勢再往下延續,很可能變成了無政府主義。這樣,就容易使社會陷入「霍布斯困境」(Hobbes Predicament),即如果沒有強大的公共權力以普遍權威性對全社會實施控制和管理,從而保證契約和法治的實現,則任何社會秩序或社會合作都難以維繫,社會將陷入非常混亂的、完全脫序的局面。
另據報道,不認同學運觀點的台灣學生和民眾也已經站出,甚至打出「學運流氓,我們忍受夠了!」的標語。這一現象意味着此次學運並非代表台灣民眾普遍利益。有評論認為,台灣大學生佔領「立法院」和衝擊「行政院」,看起來很激進,其實是一種十分保守的心態。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的趨勢,在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會遇到保守勢力的抵制。區域整合的發展態勢就是如此,誰也不能自外於其中,台灣的反服貿運動會引起別人對它的看法,就是一種「自我邊緣化」、「經濟孤立主義」,反映出在區域整合強勁趨勢之下和全球化發展的態勢之下,台灣部分人士很不自信。
服貿協議對台灣是利好利多
實際上,服貿協議應該是ECFA 框架下後續的一個重要安排,現在台灣的服務業比大陸要有優勢,簽這樣的協議大陸讓利又多,對台灣是必有好處的,但它為何懼怕呢?這反映出在近年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局面之下,台灣有些人產生出的一種不自信,總是擔心在大陸崛起的情況下,台灣被矮化、被統戰、被蠶食。但現在是全球化和區域整合都在加強的時期,其他經濟體都在紛紛採取主動作為去加入到這些過程中,台灣豈可自我孤立和邊緣化。兩岸兩會簽訂的服貿協議,對於台灣是利好利多。就大陸來說,其對台灣開放的項目,遠比台灣對大陸開放的多。確有出於同胞之情、同胞之愛、照顧台灣同胞之意。
服貿協議對台灣的最重要功能,就是讓佔台灣GDP達七成以上、佔從業人口超過六成、且大量匯聚新生代人才的服務性產業,能夠更多進入大陸市場。可以預見,若按照現行服貿協議中顯著「惠台」、優於所有在華外企的服務行業准入門檻,具體落實,台灣以金融、零售、電子商務、資訊服務、文化創意、運輸及旅遊行業的受惠效果將尤為顯著。台灣服務產業在大陸市場上的蓬勃發展前景,也將自然使台灣「70後」、「80後」乃至「90後」年輕族群中的產業中堅分子,有機會以大陸作為舞台,開拓其職業生涯更加廣闊的可能性。
民進黨「逢中必反」的折射
然而不幸的是,民進黨總是戴着「綠色眼鏡」看待這一切,造謠生事,惡意中傷,並故意地扭曲、渲染和宣傳,使許多人包括一些青年學生誤傳誤信,造成佔領「立法院」和「行政院」事件。服貿協議無法通過,貨貿協議也就無法簽署,兩岸經貿關係就會受到一定影響。但台灣去年和新加坡、新西蘭簽署協議「類FTA協議」時,怎麼沒有拿來逐條審查?說到底,這還是反映出了民進黨操弄下的一種「逢中必反」的折射。其實,民進黨也知道服貿協議對台灣的意義,只不過他們不願意把這個歷史功績讓給國民黨,不願意讓馬英九找到「歷史定位」,他們為了一黨一己之私置台灣的利益於不顧,把台灣弄得亂成一團。
台灣一家電視台在晚間政論節目上,披露了所謂「太陽花學運」領袖的背景:他們都具有綠營背景,完全繼承了民進黨衣缽,成為「仇中反陸」路線的扛旗者和急先鋒。新黨主席郁慕明3月30日在Facebook上一針見血指出:「現在,一些媒體還在用『學運』稱呼他們。請告訴大家,民進黨『立委』、議員通通從各地總動員,這不是學運,也不是什麼全民運動,這是一場為選舉造勢的暖身運動!」郁慕明指出,民進黨的訴求從反黑箱服貿,變成退回服貿,再到反馬英九、挺「台獨」,他們的意圖已經很清楚,搞「台獨」,這才是他們想做的!
反對「佔中」勾結「台獨」亂港
香港反對派堅持組織違法「佔領中環」,更與「台獨」勢力勾結,非但邀請台灣佔領「立法院」的搞手任「佔中導師」,更「聲援」、「學習」對方的違法行為,聲言要提早「佔中」、「佔領立法會」,日前更高調要邀請「佔院」的搞手、與綠營關係密切的林飛帆來港「貢獻智慧」。「佔中」發起人要仿效台灣的「佔院」行動,通過刺激民眾,為「佔中」製造爆發點,其惡果將是在香港製造大規模動亂,損害香港營商環境和競爭力。
香港主流民意一直反對違法「佔中」,認為既不可能達至他們口中所謂爭取「真普選」的目標,更會破壞香港的繁榮穩定,損害全港700萬市民的生活。必須警惕的是,反對派與「台獨」勾結之勢已越來越「露骨」,「佔中亂港」的危機已越來越大。香港是700萬港人的共同家園,團結、和諧、穩定、繁榮是700萬市民的共同心願和利益,「佔中」摧毀穩定繁榮,違反700萬港人的利益和願望。香港社會各界包括工商界、政界、法律界、專業界、學術界都已發出聲音:守護中環、守護香港、守護法治。反對「佔中」勾結「台獨」亂港,齊聲對「佔中」說「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