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4月7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思旋天地:掃墓踏青


思 旋

以農立國的中國,對農民而言,曆法中的二十四節令中,「清明」是全民都重視的節令,而又是傳統節日中最具孝心的民間習俗。

時間過得可真快,農曆三月已屆,頗具孝心的華人孝子賢孫不忘在清明時節掃墓踏青去。據悉,今年清明期間口岸客流量共有近四百萬人之多。皆因港人趁假期返鄉掃墓踏青以表孝子賢孫慎終追遠的美德。

往時,但見扶老攜幼的踏青人,手上還有乳豬三牲和冥鏹祭品。近年,風氣改變了,內地以至香港都提倡樸實節儉。而多個佛場管委會禁攜三牲乳豬等到場拜祭。為環保起見,掃墓者也減少冥鏹拜祭先人。事實上,香港售賣紙紥祭品的店舖已見式微了。事關店舖租金太貴,最低工資實行微利負擔不起,最關鍵是傳統紙紥手藝後繼無人。現時是靠內地製成品入口香港。為此,祭品亦因環境轉變而自動買少了。靈異世界先人也吹節儉之風外,也流行用電子科技收祭品。其實,何種形式去緬懷列祖列宗也是表孝意。

無論時代演變如何,掃墓者難免觸景生情添傷感。在跑馬地一墳場門前的對聯:「今日吾軀歸故土,他朝君體也相同」最是觸景傷情聯想到自己。此時此刻,務必要控制自己,調節情緒。

在另方面,所謂「踏青」,置身春光明媚,綠草如茵,鳥語花香之處,對踏青者而言,對身心歡愉是好事。內地有「植樹節」,香港也有,在清明節前後舉行。

俗語有云:「多病之春」。其實春天肝氣盛之故。春天亦是講究養生之道,食療調理適時也。周前遇上有才子之稱的韓公,他退而不休,近日又見他的大作在某報專欄刊載,精神比前好了。韓公介紹他一周飲兩三次養生湯:到中藥店買小柴胡湯,加四錢茵陳、三片生薑、四個去核大棗。加水煲湯飲用。韓公熱心向我推介。謝之。不過,每人體質不同,未必樣樣都適合。況且我明目肝清,身體好。

相關新聞
百家廊:道德的正能量 (2014-04-07) (圖)
琴台客聚:武貴數潘璋潘美 (2014-04-07)
翠袖乾坤:畫家陳慧--教殘障生擁抱生命 (2014-04-07)
跳出框框:兄弟國家 (2014-04-07)
生活語絲:好學生楊金溪 (2014-04-07)
思旋天地:掃墓踏青 (2014-04-07)
網人網事:一枚「茶葉蛋」的滋味 (2014-04-07)
百家廊: 參加飯局 (2014-04-04) (圖)
琴台客聚:鬼子來了 (2014-04-04)
翠袖乾坤:貧民窟的獸角 (2014-04-04)
古今談:中國西進 蘭新鐵路是動脈 (2014-04-04)
方寸不亂:蟻民一生傳奇 (2014-04-04)
演藝蝶影:香港舞台劇獎評審選舉程序 (2014-04-04)
此山中:好運哪裡來 (2014-04-04)
百家廊:清明花 (2014-04-03) (圖)
琴台客聚:網劇 (2014-04-03)
翠袖乾坤:兩個聰明的八零後 (2014-04-03)
海闊天空:漫步東關街 (2014-04-03)
七嘴八舌:敢言不等於可口不擇言 (2014-04-03)
隨想國:閒話猴子 (2014-04-0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