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森
歷史上潘姓名人,首推美男子潘岳,民間多稱為「潘安」。文貴以清道光朝狀元大學士潘世恩。武貴則以潘璋潘美兩位開國功臣為最。
《三國演義》讀者都知有潘璋其人,書中情節寫他得到關羽的青龍偃月刀,讓小將關興報仇雪恨,奪回亡父的配刀。
潘璋(?至二三四),字文珪,三國時東吳開國功臣。他與關羽的真實交集,是曹魏與孫吳兩家傾盡全力合作夾擊關羽一役。關羽兵敗逃亡之後,潘璋負責追截,結果潘璋的部下馬忠(蜀漢亦有同名武將)生擒關羽關平父子。《三國演義》寫關羽被擒不降,還辱罵孫權,孫權便砍了關二哥父子的腦袋。按當時局勢,相信孫權為免後患而即時斬草除根。
俗語「大意失荊州」就是指關羽北伐、威震華夏之後,孫權背盟偷襲一事。關羽之敗,非關個人大意,實是蜀漢對孫吳外交的一大挫折。
曹魏方面傾盡全力抵禦關羽。荊州前線主將曹仁被圍,于禁率七軍救援,關羽水淹七軍,生擒于禁,斬其部將龐德,是一生軍事成就的頂點。于禁實是曹操麾下的「王牌」,與張遼、樂進、徐晃、張郃齊名。只因晚節不保,怕死投降,《三國演義》把他先前的軍功低貶了。當時樂進已死,張郃留鎮西線,餘下三員大將都投入荊州前線。于禁被擒,徐晃又領新兵赴援。至於張遼,則因為曹孫兩家簽了新的「戰略夥伴合作協議」,從合肥前線調回,準備投入戰事。張遼到曹操的「作戰總部」報到時,徐晃已打敗關羽,關羽又因荊州失陷而匆忙退兵。
孫吳方面,先是假意以陸遜代替呂蒙,然後陸遜大拍關羽馬屁,以麻痹其戰意,再由呂蒙喬裝偷襲。孫權則因為與曹操都從合肥戰線退兵,自領大軍赴援。
以這樣的「國際新形勢」,關羽焉得不敗?軍事上,算「雖敗猶榮」;外交上,劉備、諸葛亮嚴重失策。而且,劉備也沒有按照「隆中對」的「長遠發展方略」,同時出兵。於是有人認為關羽北伐可能是他「自把自為」。但是歷史沒有「如果」,曹仁守不守得住樊城,成敗得失也只在一線之間。
歷史上真實的潘璋並沒有死在關興手下,後來還再在魏吳兩國戰事立功,還活到與諸葛亮同年而逝。潘璋在戰場之外,私德甚壞,不守法律。孫權因其功高,頗為優容。
《三國演義》以蜀漢為正統,東吳方面凡是有份害死關羽、張飛的人都不得善終,並在吳蜀夷陵之戰前盡數喪命,潘璋只是其中一人。《三國志》裴松之註,引《蜀志》記載,後來魏滅蜀,龐德之子龐會來報仇,「盡滅關氏家」,不過史家對此說存疑。
潘美(九二五至九九一),字仲詢,北宋開國功臣、滅南漢主帥。他與歷史上另一名將之家有轇轕。宋太宗雍熙三年(九八六)三路北伐遼國。潘美是西路主將,楊家將第一代「楊無敵」楊業是副將。民間地方小說戲曲楊家將系列的奸臣「潘洪」(潘仁美)即以潘美為原形。潘美並無惡意陷害楊家將,楊業兵敗被擒,潘美被削秩三等,不久又復官,再加官進爵。
戲台上每演一次楊家將,又會加深楊潘兩氏的誤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