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擴建堆填區議案早前因將軍澳居民的強烈反對而一度擱置。資料圖片
新聞撮要
港府去年擴建堆填區計劃慘遭「滑鐵盧」,當中堆填區管理及源頭減廢表現成為遭否決的關鍵。港府過去一年「重新上路」,積極着手改善堆填區管理,又以司長級層次推動回收業。環境局今年再將擴建堆填區連同興建石鼓洲焚化爐計劃,「三堆一爐」方案一併交立法會「過三關」,昨率先獲環境事務委員會通過,但最終能否落實,仍有待工務小組及財委會通過,以及法庭於今年6月審理石鼓洲焚化爐司法覆核申請的結果。■節自《「三堆一爐」過首關》,香港《文匯報》,2014-03-29
持份者觀點
1.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焚化爐在時間和容量上都不能替代堆填區擴展。
2. 經民聯立法會工程界議員盧偉國:希望當局承諾透過源頭減廢、分類回收和轉廢為能設施,縮小堆填區擴建範圍。
3.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恒鑌:大嶼南和長洲居民對興建石鼓洲焚化爐仍感擔憂。
4. 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余遠騁:政府自去年已推出多項具體改善措施,包括廢物轉移、改裝垃圾車、增加環保大道清洗次數等,已與當局去年申請擴建堆填區時有很大差別。政府有責任照顧受影響居民的需要,可考慮向受影響居民作補償。
多角度思考
1. 根據上文,指出當區居民、環保團體和政黨對「三堆一爐」方案的看法。
2. 在推行「三堆一爐」方案時,當局應考慮哪些因素?試舉兩項並加以討論。
3. 源頭減廢在何等程度上能縮小堆填區擴建範圍?解釋你的答案。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逢星期一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