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第三屆通識教育科文憑試即將開考了。就過往兩年文憑試題目,同學或有以下疑問:
1. 文憑試題目會否特別針對某些最近發生的時事內容而出題?如果真的如此,要否需要記誦近一兩年發生的香港、內地以至國際時事?
2. 文憑試題目會否特別偏重某一類別議題,例如政治、環境等?如果真的如此,要否需就有關類別議題來特別操練?
通識教育科重視「議題為本」學習。事實上,針對上述問題,同學毋須擔心。
「用」新聞非「背」資料
就第一個疑問,同學不用記誦近年發生的時事新聞內容。其實,考試重視的是解讀和分析資料的能力,非背誦硬知識。因此,必定能在題目找到相關新聞資料,毋須刻意記誦和「貼題」。反而,可多參考近兩年所發生的香港、中國和國際大事,找出資料背後的相關概念,分析討論再建構立場。這裡強調的是,「用」時事新聞資料,非「背」時事新聞資料。
堆填擴建涉「環境」等類別
至於第二個疑問,同學也不用將時事新聞「歸邊」,即將其分類。舉例而言,本港堆填區擴建爭議既跟「環境」有關,也跟市民「生活素質」有關,也跟「政府施政」有關。再者,中日釣魚島領土爭議既跟中國「綜合國力」有關,也跟「國際衝突」有關,更跟中國人「身份認同」有關。由此可見,若硬將時事新聞歸類為一種類別,未能靈活貫通地解讀、分析資料,這並不明智。
就近日筆者與同學所討論的時事例子,分別有「曼德拉貢獻」、「紅線女貢獻」、「香港所面對問題(如政制發展、樓價高、固體廢物處理)」、「中國三中全會」、「中日關係」、「朝鮮局勢」、「伊朗核問題」、「H9N3爆發」、「菲律賓風災、寒冷天氣與全球氣候變化」等。試想一想,上述事例與政治、經濟、民生、文化、環境、軍事、外交、教育、價值觀有一定關連,若將它們死記硬背,或只規限於一個單元、一個範疇,豈不可惜?
所以,同學緊記不要盲目依從公式,死背資料,須拓闊思維,運用資料找出概念、分析議題成因、所造成影響等,並找出多元觀點,建構立場。如此學習,必事半功倍。■許承恩 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通識科主任、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會長
逢星期一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