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韓國歲月號船難想起
李小嬋
2014年4月25日,韓國總統朴槿惠女士在歡迎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儀式上,一改她以往的淡定神情,在與笑容可掬的奧巴馬總統握手時,流露出哭不像哭、笑不像笑的沉重表情,看了非常難過。就連歡迎奧巴馬的儀式奏樂聽起來竟然也像哀歌,因為在過去的4月裡,韓國歲月號船難,使韓國及全世界沉浸在悲痛之中。
韓國報紙從二戰後,幾乎不用漢字表意文字了,而用韓文音素文字,但是,這次韓國報紙報道時,不約而同地用了一個觸目驚心的漢字表達:「人災」。也就是說,這起悲劇,與其說是天災,或者說是海難,還不如說是「人災」。
4月16日,遇難者家屬在岸上焦慮地盼望自己的兒子、女兒獲救歸來時,令人驚愕的是,出現在最早被救出來的人之一,竟然是歲月號船長,還有船長率領的輪機操作人員,也就是說,最先逃出的居然是船長和具有航海知識的船員。而且據報道,他們是從船上的船員專用通道逃出的。
從船員專用通道逃出,是一個什麼概念呢,就是一群經過航海特技訓練的專業人員,不僅拋下他們的保護對象--乘客,而且瞞過乘客的眼睛,從他們自己的秘密渠道逃出。這樣,乘客們不知道事態的嚴重,也不能跟着他們逃生。
根據韓國救護隊員手機拍攝下的實況錄像來看,這位韓國船長是在9點46分逃到甲板獲救的,當時,船長下半身光着腿,只穿一件短內褲。這又說明了什麼呢,顯而易見,船長為了掩飾自己身為船長的身份,在緊急關頭,竟然作出脫掉船長標誌的制服的行為,上身因為穿着幾件內衣,還不至於光着膀子,下身只穿一條制服褲,為了隱瞞船長身份,船長不惜脫掉褲子保命。
也就是說,船長本身並不是不懂自古以來「船長與船共命運」的傳統,他脫掉船長制服,隱瞞了自己的船長身份,卻把乘客的最後一線希望也給斷送掉了。救援隊沒有能夠從船長那裡得到第一手的乘客情況,救了一個船長,失去了眾多乘客的緊急救助機會。
如果船長穿着船長制服,至少救援隊員可以從船長嘴裡問出具體的乘客現狀,作出救援的正確判斷,那麼,這次事件,也許就可以改寫了。
再者,這些專業人員,在歲月號船傾斜時,有足夠的時間,進行三個救護大動作。
第一個大動作,即迅速通過廣播或者當場呼叫,引導乘客疏散到甲板,接受救援。
第二個大動作,就是迅速拋下船身上的幾個錨,以固定船身的平衡,糾正船身的極度傾斜,讓乘客得以用雙腿迅速疏散到甲板等待坐救生船和接受救援。
第三個大動作,即指揮乘客坐上救生船,迅速離開漸漸下沉的船隻。
可是船長及其團隊,這三個動作都沒有做。更令人不敢相信的是,在船長逃離他的崗位前夕,船內廣播分別8次播送了誤導乘客的內容,讓乘客不要走出船艙,在船艙內等待救援。可憐,這次乘船的主要都是中學生,這些好孩子,聽從大人的話,以為大人們馬上就會來救他們呀。所以他們一動不動,在船艙裡等待救援。來到這個世界,才17、18年的幾百名高中生們,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被活生生地淹沒。
船上預備的救生船,在救援隊員趕到現場時,竟然沒有一個救生船被解開過。到底船長及其團隊,對這些救生船有沒有看一眼呢,很難理解,他們連最基本的航海常識都不顧及,只顧自己先逃命。
由於船長和他的團隊在第一時間逃生了,造成了乘客無所適從,除了自力逃出的一些幸運者外,大多數乘客最後都被困在船艙裡。至今沒有一個活着被救出,還有很多失蹤,至今依然不見蹤影。
其實,人們對船難並不陌生,我們早就通過著名的《鐵達尼號》遇難事例,對海難有了一定的認識。1912年4月14日,英國客輪鐵達尼號遇難沉沒,船上2208名乘客和船員中,只有705人生還,1503人喪生。在鐵達尼號沉沒時,船上的人們表現出較高的思想覺悟,船長沒有搶先逃生,而是親自指揮人們登上救生艇,他自己則留在船上,堅持到最後一刻,與船一起沉沒。
鐵達尼號船遇難,不僅船長沒有搶先逃命,他的團隊船員們也沒有搶先逃命。船上的輪機工和火夫(給鍋爐加煤的工人)一直在機艙堅守崗位,給鍋爐加煤,維持發電機的運轉,直到機艙進水到無法工作的時候,他們才停止工作。因為鐵達尼號是在漆黑的夜晚遇難的,輪機工們堅守崗位,讓發電機不停運轉,使鐵達尼號直到沉沒前幾分鐘,船上的電燈一直亮着,讓乘客在光亮中有秩序地離船。而這些輪機工和火夫們,最後全部犧牲了。鐵達尼號船上的樂隊,為了讓乘客們心情平靜,不至於慌亂,直到沉船前10分鐘,一直堅持在甲板上演奏,最後樂隊的成員們也都犧牲了。
在鐵達尼號沉沒時,登上救生艇的順序是:最先婦女兒童,其次男性乘客,再其次女性船員,最後才是男性船員。因此,在鐵達尼號沉沒事故中,女性的生存比例為74%,而男性只有20%。
與102年以前的英國鐵達尼號船成了鮮明的對比,韓國的歲月號船,最先上救生船的是船長和輪機操作人員。為什麼英國的船長就與韓國的船長截然不一樣呢?我想,理由是英國的船長做人有底線,韓國的這位船長,做人沒有底線。
什麼是做人的底線?就是作為一個職務在身的人,必須履行他的職務賦予他的職責,這就是底線。船長的職責是什麼,就是保護乘客的生命,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以乘客的生命為先。與乘客共命運、與船共命運。
同樣,一個社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也就是做人的底線。如果這個社會,每個人都能夠堅守自己的社會底線,那麼,這個社會就是安全的。反之,如果每個人都像這位船長那樣,沒有做人的底線,就會出現顛覆性錯誤,那我們在這個社會就失去安全感了。
好像這個世界一天比一天糟糕,1912年距今天102年,科技發達,手機通訊、救護系統都發達100年了,人對自己的底線,卻淪落到如此天壤之別的程度,是怎麼回事?
這次船難,不是與己無關的他人之事,而是我們每個人隨時都可能遇到的事情。所以,我們應該從小事情做起,堅守好做人的底線,才能夠避免這種可怕的「人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