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隨着建造業的成本不斷增加,當局已不可能做到「一間居屋養兩間公屋」。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廣盛)房屋署及房協分別為沒有能力租住私人樓宇的市民,提供受資助的公屋與出租單位,但申訴專員公署發現兩個機構的審查與監察機制出現漏洞,導致一些家庭獲配多一個單位,故決定主動調查機制是否仍然有效。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昨日表示,房委會有既定機制,確保申請公屋人士或公屋租戶,不會獲得「雙重資助」,並對申訴專員的調查表示歡迎。
香港現時公營房屋供應甚為緊絀,輪候公屋的人數已超過24萬,若資源未獲合理及適時分配,會令一些有真正需要的人士未能及早受惠。現時,房屋署及房協都會為沒有能力租住私人樓宇的市民提供受資助的公屋和出租單位,兩個機構均設有獨立的審查機制,以及有相互協調機制,以防止租戶獲得雙重房屋資助。不過,申訴專員公署卻發現有家庭長期同時佔用兩個分別屬於房署及房協的公營房屋單位,而兩個機構均沒有積極跟進有關問題。
張炳良:房委有既定機制
申訴專員劉燕卿表示,若漏洞屬系統性問題,會影響到公營房屋資源的公平分配,延誤輪候公營房屋人士的上樓時間,所以有必要詳細調查房署及房協有關防止租戶獲得雙重房屋資助的協調機制,以及各自對現有租戶資助資格的審查及監察機制進行調查,以查找可予改善之處。張炳良昨在房委會周年大會後表示,房委會歡迎申訴專員的調查。他強調,房委會有既定機制,確保申請公屋人士或公屋租戶,不會獲得「雙重資助」。
另外,申訴專員公署亦決定展開主動調查、審研政府對旅館業的規管情況。公署表示,不時接獲市民投訴,指民政總署濫發旅館牌照,未有考慮旅館設立在有民居的大廈可能會對大廈居民造成危險及滋擾。部分投訴人更指,民政總署在有違大廈公契的情況下仍會發出牌照。
此外,亦有投訴人指摘民政總署執法不力,未能有效打擊無牌經營的旅館,以致無牌經營旅館的情況日益嚴重,其中可能涉及消防安全及樓宇結構問題,遂展開主動調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