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6月18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打造『美麗中國』的樣板『美麗合肥』在行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合肥長豐:促綠色發展 建生態強縣


放大圖片

長豐,安徽省會合肥市轄縣,取「長治久安,人?年豐」之義,長豐總面積1841平方公里,人口80萬,轄14個鄉鎮、1個省級開發區。21世紀初葉,長豐尚是一個傳統農業縣、國家級貧困縣,而在短短幾年間,長豐縣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尤如一匹蓄勢飛奔的「黑馬」,以驚人的速度「跑」進安徽省「十強縣」行列,成為江淮大地上當之無愧的璀璨「明珠」。

「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長豐縣縣長許華表示,建設「生態長豐」是長豐作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建設「生態長豐」也是長豐縣構築發展新平台,樹立發展新形象,實現區域共同發展的需要,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生動實踐。可持續發展讓長豐縣走上了康莊大道,建設經濟繁榮、社會進步、生態優美、人民幸福的全國百強縣目標,正在加速實現。

盡展區位優勢 轉型經濟發展

長豐區位優越、交通便捷。南與省會合肥相融,北與能源大市淮南緊依,東與交通樞紐蚌埠呼應。淮南鐵路縱貫縣境,與京滬、寧西、京九等鐵路相通,京福高鐵、商杭客專在縣域設有兩個客運站,全國唯一。乘高鐵,30分鐘可達南京,1小時到杭州,2小時到上海、武漢,3小時到北京、福州。高速公路四通八達,北三環高速連接合淮阜、合六葉、合徐、合銅黃等七條高速公路。空港近在身邊,距4E級新橋國際機場僅10分鐘車程。

如今的長豐,正充分發揮其區位優勢,結合綠色生態、創新發展等方面的綜合效應,努力走出一條快速、穩健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去年,長豐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4億元,增長12.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21億元,增長28%,其中,工業投資202億元,增長22.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億元,增長16.5%;財政收入31.7億元,增長17.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05元,增長11.5%;農民人均純收入9815元,增長16.3%。全縣主要經濟指標取得兩位數增長的可喜成績。許華表示,長豐縣認真落實促進企業發展政策措施,全力促進工業發展。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22億元、增長18.6%;規上企業新增72戶、達355戶,產值超億元企業新增22戶、達156戶,超10億元企業新增2戶、達4戶,鴻路集團產值突破50億元。工業經濟優化升級實現突破。全縣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完成118億元,增長31.5%。鴻路鋼構通過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認證,8戶企業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評審,3戶企業榮獲省級質量獎。園區建設取得新進展。雙鳳開發區擴區在全省率先獲批,下塘工業園7平方公里啟動區主幹路網基本建成,崗集汽配產業園被認定為省級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吳山鎮成為全省產業集群專業鎮。

推進特色農業 促成綠色經濟

長豐縣積極推進農業園區建設,目前,龍門寺現代農業示範區被認定為省級農業示範區,杜集生態農業園、水湖綠色草莓園成為市級農業示範區。同時,持續擴大特色農業種植規模,草莓種植面積達19.5萬畝,優質南瓜面積突破7萬畝。農業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引進農業產業化項目17個,5000畝櫻花基地項目成功落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有序發展,新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60個,登記註冊家庭農場75家。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和品牌管理,新認證無公害農產品6個、有機食品12個,建成國家標準化畜禽養殖示範區3個、部級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8個,長豐草莓、春然冷鮮肉、下塘龍蝦成為全省著名商標。

在特色農業不斷發展的同時,長豐縣大力推進第三產業的發展活力。「萬村千鄉」、新網工程紮實推進,改造農貿市場和專業市場3家,新建農家店50家。外貿進出口持續增長,首次突破1億美元大關。鄉村旅遊蓬勃發展,推出草莓採摘體驗、長豐美食遊等一批旅遊精品線路,旅遊綜合收入增長16.5%。房地產市場呈現價穩量增的良好局面,有力帶動城鎮化進程。

加快統籌發展 改善城鄉面貌

加快城市建設進程,長豐縣北城新區進一步擴容提質。阜陽北路高架橋、五湖大道上跨鐵路橋建成,阜陽北路延伸至羅集段實現通車,淮南北路南延工程開工建設,北城新區立體交通路網初步形成,發展空間進一步拓展。北城星級酒店、商業中心、運動中心主體竣工,合肥42中世紀城校區、力高學校交付使用,城市配套功能不斷完善。滁河幹渠水系改造及綠化提升工程有序推進,北城新區「五湖連珠」景觀風貌帶逐步形成。縣城新區建設全面展開。「三館一中心」主體封頂,新城公園及護城河景觀改造工程開工建設,南一環鐵路立交橋下穿工程加快推進。楊公南路、南一環路等綠化工程完工,長淮路棚戶區改造工程啟動實施,縣城主次幹道燈飾亮化、路面整修、環境整治成效明顯,文明縣城創建取得實效。下塘鎮級市建設啟動實施,路網、燃氣、供電配套設施逐步完善。各類工程有序實施。合淮路改造工程全面開工,合水路改建工程啟動實施,合徐高速杜集互通立交主體完工。下楊路、龐造路等縣鄉道路改造工程竣工通車,完成80公里村村通水泥路延伸工程。

建設生態網路體系,打造「天藍、水清、景美」的綠色生態長豐。紮實開展美好鄉村建設,全縣29個省級示範村建設全面展開,首批11個重點示範村彰顯特色,水湖鎮費崗被評為全國「美麗鄉村」創建試點村,造甲鄉宋崗入選「安徽美好鄉村建設50例」,左沛路沿線連片示範帶建設成為美好鄉村新典型。組織實施「百鎮千村萬戶」生態示範工程,6個鄉鎮成為省級生態鄉鎮,11個村成為省級生態村。實施成片造林、溝渠涵養林、綠色長廊提升、森林城鎮」和「森林村莊」創建四大工程,林木綠化率提到至27%,形成了大房郢水庫水源地保護區、江淮分水嶺嶺脊地帶、高速和省道縣道兩側等綠色生態長廊。強化環境保護工程建設,北城垃圾填埋場投入運營,縣城垃圾填埋場主體工程完工,縣城汙水處理廠完成提標改造,吳山污水處理廠主體竣工。嚴格實行「河長制」,莊墓河、板橋河、大房郢水庫等水源保護不斷強化。

魅力長豐:一手抓經濟發展 一手抓生態文明

在加快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長豐縣積極開展省級生態縣創建工作,以《長豐省級生態縣建設規劃(2011-2015)》為引領,全面推進生態縣建設。長豐縣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一手抓生態文明建設,正努力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加快工業經濟優化升級

長豐縣整合各項政策,進一步做強現代建材、食品加工、汽車零部件等傳統優勢產業。積極扶持一批成長性好的中小企業進入上規模的企業行列;在壯大總量的同時,加快調優存量,堅持產業政策導向,強化節能技術運用,淘汰落後產能,推行清潔生產,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引導企業加強內部管理,注重企業品牌培育和自主創新能力提升,鼓勵開展品質體系以及生態、綠色標誌認證工作。充分挖掘縣域空間開發潛力,進一步優化工業佈局,加快園區整合、擴容、升級,明確產業定位,推進產業集聚、集群發展。

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

長豐縣深入推進農業轉型升級,以畜牧水產、果蔬、林木、優質糧油四大主導產業為依托,以規劃建設龍門寺等四個現代農業示範區為抓手,建設集生產性、生活性、生態性和示範性融為一體的都市城郊型現代農業,將長豐建設成為全省現代農業承接產業轉移示範縣。

相關新聞
生態立縣 合肥肥西打造最美省級森林城市 (2014-06-18) (圖)
合肥長豐:促綠色發展 建生態強縣 (2014-06-18) (圖)
合肥 建設生態文明 打造「美麗合肥」 (2014-06-05) (圖)
美麗包河:打造「全國一流省會城市標誌區」 (2014-06-05) (圖)
合肥市廬陽區:着力生態建設 收穫綠色民生 (2014-06-05) (圖)
合肥蜀山區:打造省會生態宜居之區 (2014-06-05) (圖)
合肥高新區:探索生態工業新模式 (2014-06-05) (圖)
合肥經開區:引領中部轉型之路 (2014-06-05) (圖)
合肥新站區:打造生態產業新城 (2014-06-05) (圖)
合肥廬江經開區 打造魅力四射的一流園區 (2014-06-05) (圖)
合肥巢湖經開區:用生態之美釋放發展活力 (2014-06-05)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打造『美麗中國』的樣板『美麗合肥』在行動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