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益證券(香港)研究部董事 曾永堅
中國經濟數據表現進一步反映實體經濟開始呈現轉穩跡象,紓緩市場對中國經濟短期前景的顧慮。不過,港股昨天卻出現單日轉向,恒生指數並呈現較明顯的單天跌幅,當中原因,市場眾說紛紜。
匯豐編制的中國6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初值升至50.8,除優於市場預期之外,亦是去年1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5月的終值為49.4,指數重返50的擴縮分界線以上,反映中國的實體經濟活動呈現改善。
微刺激政策效果浮現
繼中國5月份的主要經濟及宏觀數據反映整體經濟呈現回穩跡象後,這項以中小型製造業企業為調查對象的匯豐中國製造業PMI表現轉好,進一步加強市場對中國整體經濟已逐漸轉穩的信心。數據表現反映出,中國政府於過去數月密集式推行的微刺激政策已逐漸於實體經濟浮現其效果。
事實上,6月份的匯豐中國製造業PMI分項指數差不多全面改善,當中,多項分項指標較5月好轉,如新訂單分項指數初值升至51.8,為15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另產出指數亦創最近7個月以來的新高,反映出內地需求已回升,意味去庫存的狀況亦出現轉好跡象。
6月份產成品庫存下降,原材料庫存微增,除顯示去庫存過程現進展之外,境內需求亦溫和改善,進一步證明中央政府的微刺激政策已支撐整體經濟穩定下來。這方面,可引證於6月份的就業分項指數亦較前月回升,顯示企業的投產與招聘意慾增強。
在中央政府繼續現時「穩增長」與「調結構」的平衡目標政策方向之下,將繼續實施「微刺激」的穩增長政策,故此,預期中國經濟短期前景已改善,預估恒生指數於22,500點將有較明顯支撐。(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