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上海小額外幣存款利率試點擴圍加快推進利率完全實現市場化。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沈夢珊 上海報道)人民銀行上海總部昨宣布,由今日起,在上海自貿區率先放開的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政策擴大到整個上海市。據悉,這是第一項走出上海自貿試驗區,推廣複製到區外的金融改革政策,意味着上海外幣存款利率完全實現市場化,這也是為下一步在全國推進該改革提供經驗。
據央行上海介紹,試點擴大工作將按照「先單位存款、後個人存款」原則分步實施,政策實施初期上海地區所有金融機構對單位客戶外幣存款利率實行自主定價,而後根據市場運行情況,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將擇機把個人客戶外幣存款利率納入試點範圍。
試點擴大將分步實施
央行上海總部今年2月發出通知,宣布自3月1日起,在上海自貿區率先放開小額外幣存款利率管制,銀行可考量自身流動性狀況,參考存款期限、規模,與區內小額外幣存款客戶自由議價。按照3月開放的政策,上海地區所有金融機構都可以開展該業務,但可享受該政策的,只限區內依法設立中外資企事業法人(含金融機構)、在自貿區內註冊登記但未取得法人資格的組織、其他組織、境外法人機構駐自貿區內的機構,以及在區內就業一年以上的境內個人。而昨日公布的擴圍則意味着,上海地區的企事業法人以及個人等也可以享受該政策。
據悉,上海市外匯存款佔全國的1/7,為767億美元;同時,上海外幣貸款餘額為798億美元,也約佔全國1/7。其中,小額外幣存款佔比26.4%,因此上海小額外幣存款利率的改革在全國具有標杆性作用。
央行上海總部認為,經過3個多月的試點,市場總體平穩,區內區外小額外幣存款利率沒有出現明顯價差,區內外幣存款掛牌價格基本穩定,沒有出現大規模跨區跨行的存款搬家現象,商業銀行初步鍛煉了自我定價的能力,建立了嚴密有效的管理體系。央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張新表示,放開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改革在上海市的全面複製推廣,是為下一步在全國推進該改革探索經驗,真實反映外匯市場供求情況,促進上海有關金融機構完善自主定價機制。而改革試點在上海擴大之後,不確定的因素會比以前更多。
復旦大學教授張暉明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央行對利率市場化設計的改革推進路線圖是:「先貸款後存款,先外幣後本幣」的「四步走」戰略,央行擴圍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政策,在各界預料之內。
他指出,有關舉措是讓存款能夠由市場供求關係來決定,在自貿區多樣化貿易政策的背景下,區內出口型經濟貿易越來越活躍,較多的外幣需求也就隨之產生。這也是為未來人民幣存款利率的開放作出探索。對整個金融市場而言,自貿區僅僅是一個地區的縮影,如何利用自貿區進行政策培育,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先行發展、甚至於最終全國範圍內的利率市場化改革累積可複製可推廣可輻射的經驗才是政策執行的關鍵。
前海獎勵金融業徵稅
另據《財新網》報道,深圳前海將推出針對金融業的一系列特惠政策。據悉,符合條件的金融企業將連續5年享受到按納稅貢獻從地方所得稅留存部分中最多不超過100%的獎勵。即新設立或由市外遷入的持牌類金融企業對前海帶來一定稅收貢獻後,即可享受「繳多少,獎多少」的獎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