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港商何廣健在仰光近郊覓租塑膠工廠。資料圖片
近年來經濟強勁增長的緬甸,也是不少港商考慮搬遷的一大選擇地。香港玩具廠商會去年年中曾組織會員到緬甸考察,據會長譚裕民介紹,緬甸具有人工低廉、語言溝通無障礙這兩大優點,但土地供應緊張且成本較高,交通不便且供應鏈嚴重不足,整體狀況與80年代的內地相似。因此在他看來,緬甸較適合生產工序較少、供應鏈較短的行業,比如製衣廠、塑膠廠或是生產毛絨玩具的小企業。
緬甸工人不輸內地
譚裕民近日接受本報採訪時回憶稱,當時共有20多個會員公司的成員參加考察團,走訪了包括仰光在內的多個城市。他稱,當地人工較平,僅為東莞的1/3,普通員工的月薪連同加班費在內,僅相當於1,000港元。由於緬甸的勞動法規尚未完善,並無條文規定最低工資和最高工時,該數額已經足以聘用大批當地人到工廠打工。
對於緬甸勞動力的質素,譚裕民亦頗為讚賞,稱只要經過培訓,熟練程度完全不輸內地勞工,且普遍不抗拒加班,能夠專注於工作,「非常乖」。更重要的是,緬甸此前曾是英國殖民地,當地人的英文程度較好,即便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底層員工,簡單溝通亦不成問題。而中上層的商人不少是華僑,又可以用普通話溝通,這點優勢遠勝於其他東南亞國家。
環境基建交通惡劣
不過譚裕民強調,緬甸也有許多缺陷,首先是土地供應緊張,企業要選址開設工廠,不僅需要政府審批,有時甚至還需要當地軍方批准,程序相當複雜。此外,在仰光等經濟較好的城市,土地成本出乎意料的高昂,每畝最高已接近10萬港元。如若選擇在較偏遠地區開廠,交通又相當惡劣,高速公路基本未建好,「路況比印尼還差」,令人左右為難。
此外,當地的供電系統也相當欠缺,經常面對電力不夠的困境,供應鏈也嚴重不足。譚裕民稱以玩具業為例,最需要的塑膠、五金等原材料質量都欠佳,「連螺絲都找不到有水準的」,一切都要從內地或本港進口,這些都造成諸多不便。
較適合少工序生產
綜合考察之旅的整體印象,譚裕民指,緬甸相當於80年代的內地,尤其像剛改革開放時期的東莞,預計需要10-20年時間的發展和培育,才能成為一個配套完善、較為成熟的生產基地。對供應鏈較長的港企而言,去當地開廠並非最佳選擇。但如果生產的是毛絨玩具或是簡單的公仔玩具,其實可以考慮去當地開廠,另外製衣廠和塑膠廠也較適合去緬甸發展。
不過,譚裕民承認,截至目前旗下會員無人考慮搬遷到緬甸,事實上,許多會員已先後考察過越南、印尼、柬埔寨等多個東南亞國家,也知道國家鼓勵港企去非洲發展,但他認為,內地相對而言仍較適合港企生存,目前在珠三角地區,由本港玩具商開設的工廠為數眾多,從業人員達到數百萬人,已經形成規模效應,因此雖然近年來面對諸多困難,玩具商普遍仍保持「一動不如一靜」的心態,不會輕易遷徙到其他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