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胡若璋 廣州報道)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對華侵略戰爭,隨着戰場逐步擴大,身處華南的廣州也逐漸淪為一個生靈塗炭之地。1942年,廣州南石頭難民收容所淪為侵華日軍在華南研究細菌戰的試驗場,曾有2萬名粵港難民因細菌戰而喪生。
日軍在東北有臭名昭著的「731」部隊,廣州也有一支鮮為人知的「波字第8604」細菌部隊。作為中國調查日本廣州「波字第8604部隊」開展細菌戰的第一人--廣東省社科院退休研究員沙東迅,他從1994年開始着手調查,經過對15名目擊者和倖存者的訪談和對多處當年現場的調查取證。他統計得出,從1939年到1945年,日軍共有1200名專業人員在廣州從事各種細菌研究、傳染病研究及鼠疫培養和病(活)體解剖。而廣州淪陷期間,在廣州南石頭難民收容所內,大部分粵港難民被施以慘無人道的細菌戰,起碼有2萬名粵港難民因細菌戰而喪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