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PLZ-07式122毫米自行火炮在西藏高原展英姿。 資料圖片
現代戰爭對火炮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打得遠,還要打得快,打得準。
中國軍工科研人員一直致力於炮兵偵察和通信指揮系統的現代化研究。有資料稱,隨着第四代火炮的成熟,炮校直升機、無人偵察機、激光測距儀等,也都發展了起來。火炮開始配備射擊諸元顯示器和電台,可以與指揮車之間進行數傳和話傳,以接收任務指令及射擊諸元。
各種新式火炮開始配備全球定位系統(GPS),可隨時自主定位。與火炮配套使用的射擊指揮車、前沿觀察車上則配備有激光測距儀、信息處理機、GPS和通訊機等,其三維激光測距儀,可對目標方位和火箭落點進行測量。
進入21世紀,解放軍各炮兵部隊結合現代高科技局部戰爭的特點,立足現有裝備,進一步研究和發展炮兵指揮自動化,加強炮兵「快速反應」建設和訓練,使解放軍炮兵作戰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
2002年,中國第二顆北斗導航衛星發射成功,為中國在軍事上擺脫受制於人的被動局面做出了重大貢獻。解放軍炮兵部隊,可在每門火炮上配備一台小型雙星系統的用戶收發機,這樣一來,解放軍炮兵可快速確定各炮的坐標和相對位置,設定射擊諸元,使火炮反應速度和命中率大大提高。
此外,隨着解放軍C3I(指揮自動化技術)系統的不斷完善和使用,其快速反應部隊炮兵射擊自動化系統也將更加完善,中國的「紅色戰神」開始步入數字化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