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設計師黎淑雯表示,部分郵票岩石上有頗密的紋理,打印後卻成為「一片黑」,故需要較長時間調色和微調照片,有郵票更需作3稿至4稿才完成。香港文匯報記者羅繼盛 攝
父任郵差幼受庭訓 與大師合作錢少都樂意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羅繼盛)香港通用郵票將於本周四換新裝,使用近8年的「候鳥」將轉為「岩石」,將硬梆梆的石頭作為郵票的點綴,就要考驗設計師黎淑雯的工夫。本為平面設計師的黎淑雯兒時早與郵票結緣,在任職郵差的父親薰陶下,自小已養成集郵的興趣,於10年前更開始參與設計工作。雖然每枚郵票的設計費僅5,000多元,但她有機會與其他設計大師一同參與郵票設計,感到非常榮幸。她又透露,除了已確定推出的16枚通用郵票,同時亦有另外4個地貌尚未曝光,供未來若需調整郵費而增推郵票之用(見另稿)。
本身是平面設計師的黎淑雯,兒時已與郵票結緣。由於她的父親任職郵差,經常都會帶一些郵票回家,令她兒時已養成集郵的習慣。她至2005年獲其上司兼著名郵票設計師林炳培推薦,開始參與郵票設計工作,2006年發行的「香港十八區特色的」特別郵票便是她的處女作。
連續兩屆包辦聖誕郵票設計
郵政署會向每名郵票設計師發放設計費,設計費僅為每枚5,000多元,雖然金額與私人市場的設計項目或有一段差距,但黎淑雯稱不會着眼於酬勞,「不少平面設計大師,例如靳埭強、林炳培等都有參與郵政設計,我在設計生涯上亦能參與,尤其是好幾年才推出一次的通用郵票,已感到非常榮幸。」
黎淑雯除了設計新一套通用郵票外,今年9月發行「香港2015─第三十一屆亞洲國際郵票展覽」系列第一號小型張,以及11月推出的「聖誕郵票III」,均是出自她手筆,其中聖誕郵票是連續兩屆包辦設計工作。
不想重複 添本地元素
黎淑雯指,平日工作主要設計一些企業喜歡的物品,郵票設計則可在框架內大膽嘗試不同風格,樂趣會更多。而她再一次設計聖誕郵票也存有一定難度,「不想重複上一次的設計,盡量展示另一種風格。」她今次除了使用典型代表聖誕節的物品外,同時加入了本地元素,例如聖誕老人的花紋藏有帆船和海豚,馴鹿鹿角亦同時勾出金紫荊雕塑的模樣。
香港郵政每年都會推出約10套特別郵票,並會邀請設計界人士參與郵票設計。現時郵政署的郵票設計師名單約有100人,主要是平面設計師、產品設計師和插畫師。署方會按經驗分為3個類別,包括現職、富經驗和新晉設計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