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民眾浴血
陳國麟
以色列軍事行動造成巴勒斯坦平民死傷枕藉,引來國際譴責,不過美國繼續力撐盟友,國務卿克里早前談到平民死傷,更以一句「戰爭是醜陋的」輕輕帶過。如果克里是親赴加沙、甘冒被炸之險發表這些言論,可能會更具說服力,現在聽起來只顯得虛偽無比。
巴人激進組織哈馬斯用暴力威脅以色列平民安全,固然應受譴責,但不能藉此使以色列的殘殺行徑正當化。加沙邊境被以色列封鎖多年,面對不知何時從天上掉下的炸彈,居民根本無處可逃,只能任由宰割。而華府偏偏在這些人面前,力挺以色列「有權保護自己免受火箭彈威脅」,諷刺不諷刺?
對於接連有平民死傷,以方給出的答覆千篇一律是「要怪便怪哈馬斯」。按照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的邏輯,巴人平民受害,全因哈馬斯不願停火,因此甚麼聯合國學校遇襲、市集和民居被炸,千錯萬錯都是哈馬斯的錯。以色列這邊廂譴責哈馬斯,那邊廂卻以巴人平民性命作要脅,行徑實質上與恐怖分子無異。
以色列更是一塊最明亮的照妖鏡,清楚揭示美國的雙重標準。君不見當日馬航客機甫傳出被擊落,華府已一口咬定俄羅斯是幕後黑手;相反以軍炮擊用作避難所的聯合國學校證據確鑿,美國卻選擇性失明。這也難怪,華府始終與以色列分屬盟友,更是美國軍工企業的大客戶,不能與冷戰時期已結怨的死敵相提並論。
美國至今其實未交出絲毫實質證據支撐對俄的指控,卻不遺餘力鞭撻俄羅斯,加上同鼻孔出氣的幾個盟友和傳媒,煽動國際輿論妖魔化俄羅斯。美國已非第一次使用這種「先開槍,後瞄準」的伎倆,還記得當年伊拉克的「大殺傷力武器」嗎?
除了在國際上孤立俄羅斯,美國另一目的是迫使舉棋不定的歐盟實施對俄制裁。事關美俄關係遠不及歐俄密切,歐盟制裁俄國實質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美國則坐享漁人之利,透過煽動歐俄互削實力,鞏固自己的霸主地位。
如果以色列攻擊難民被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譴責為可恥,那麼為以軍轟炸加沙提供彈藥、為政治利益無所不用其極、甚至不惜利用人道災難的美國,何止可恥,簡直無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