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比富達證券(香港)
今年內地樓市下行,煤炭等傳統行業持續低迷,導致信託及債券等頻頻出現違約事件。不過,政府、銀行及信託公司對已經發生的較大違約事件都進行了「兜底」,官方穩增長、控風險態度清晰。本周筆者推介中國信達(1359),因為公司主營業務是處理不良資產,經濟下行會令公司業務增加;而官方穩增長政策,可以降低不良資產風險,保證收益率。今年公司盈利有望維持較高增長,隨着大市轉好,公司估值有望持續向上修復,值得買入。
不良資產違約風險可控
中國信達是內地四大不良資產管理公司之一,享有政策給予的經營壟斷性優勢。以公司2013年的收入分布來看,公司的核心業務不良資產業務所佔比重達到53.8%;此外,金融服務佔比為29.5%,金融投資及資產管理佔有比例為29.5%。
不良資產業務最大的風險就是出現大面積違約事件。今年二、三季度是內地信託等理財產品集中到期的時間,市場憂慮會發生大規模違約事件拖累公司業績表現。不過截至今日,這個情況並沒有發生,筆者相信今年之內發生的概率非常低。因為今年內地經濟增長放緩,中央政府為保證經濟穩定,會盡力避免違約事件發生。
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經濟增速放緩、樓市下行對公司而言,甚至是一個機會。房地產約佔到公司不良資產的一半左右,樓市下行難免會對公司不良資產業務的收益率帶來一定負面衝擊。不過,整體經濟放緩卻會使公司不良資產的規模明顯增加,長遠來看,只要沒有發生大規模違約事件,收益率可以維持在較高水平,公司盈利狀況就可以進一步改善。
股價方面,中國信達8月18日收市價為4.34元,處於上市以來相對低位。考慮到公司不良資產業務有望轉危為機,但股價仍未反映出來,現時是提早部署的好機會。建議投資者於4.30元附近買入,目標價6.0元,止蝕3.8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