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鄧小平傳》和《鄧小平文集》在內地發行。圖為讀者在北京王府井書店專櫃翻閱《鄧小平傳》。 中新社
三卷本文集與傳記出版 闡述釣島諸問題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玨 、實習記者 陳佩君 北京報道)本月22日是鄧小平誕辰110周年。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的《鄧小平文集(1949-1974)》和撰寫的《鄧小平傳(1904-1974)》,分別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內地發行。其中的大部分文稿是第一次公開發表。鄧小平「文革」期間的部分文稿,首次對外披露。
文集為上中下三卷本,共406篇文稿,80餘萬字,展現了鄧小平關於整風、大躍進、文革、形式主義、反腐、台海問題以及中日關係等諸多事宜的重要看法。
文中顯示,鄧小平多次對中日關係發表講話,並十分關注釣魚島爭端,他曾說,把這個(釣魚島)問題先擱一下,不等於問題不存在,不等於保釣運動可以結束,保釣運動還要繼續下去。他並指出,中日友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沒有理由不友好」。
公正客觀處理釣島問題
文集記錄了多段鄧小平關於中日關係,特別是釣魚島問題的談話。1974年初,他在會見日本社會黨友好訪華團時說:「像釣魚島這樣的問題,就是要採取公正客觀的態度。有歷史資料。處理這樣的問題,總應該有辦法嘛!」
同年10月,在會見來京參加國慶活動的台灣同胞、海外僑胞和華裔人士時,他又表示,釣魚島是中國的領土,我們不可能放棄。把這個問題先擱一下,不等於問題不存在,不等於保釣運動可以結束。這個運動還要繼續下去,不過以後可能高一陣、低一陣,「前一個時候日本提出要霸佔這塊地方,『保釣』就高一陣;現在暫時不談這個問題,『保釣』就低一陣,這個運動是長期的波浪式的。」
此外,鄧小平還在會見日本自民黨訪華團時指出,兩國的友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沒有理由不友好。過去有過那麼一段不幸的時期,那就過去了嘛,多數人總是向好的方面看,當然也要看到還存在着那麼一小股勢力是妨礙兩國友好發展的,需要彼此努力的事情還很多。
據介紹,鄧小平最主要的著作已編入《鄧小平文選》第一至三卷,但還有大量的文稿沒有編輯出版,本次出版的大部分文稿是第一次公開發表。特別是《鄧小平文選》未收錄1966年至1974年的文稿,本次《鄧小平文集》則收錄了50餘篇在這期間的文稿,其中包括多篇鄧小平在「文革」開始前後的內部講話和書信。而《鄧小平傳(1904-1974)》為兩卷本,100餘萬字,全面記敘了鄧小平從少年時代到「文化大革命」中被打倒後復出工作70年間的主要經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