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林左鳴強調用市場化的基因重鑄魂魄。
它以修理飛機「零基礎」起步,如今卻製造出世界先進水平大型運輸機、殲-15艦載機;它從前只靠政府訂單艱難生存,如今卻擁有全產業鏈,更連續6年入圍《財富》世界500強特大型央企。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簡稱中航工業)董事長林左鳴日前在北京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集團未來將義無反顧地推進以市場化、國際化為導向的改革,用市場化的基因重鑄魂魄,並將更好地利用香港這一平台走向國際化,展開資本運作、國際併購等事宜。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秦占國、劉凝哲 北京報道 ■圖:本報北京傳真
航空工業,被譽為「工業之花」,是製造業中科技含量最高、技術溢出效應最大的產業。中航工業作為中央管理的國有特大型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於2008年由原中國一航、中航二集團重組整合成立。
出生於金融危機肆虐全球之年,轉型於深化改革號角響起之際,中航工業最終「破繭成蝶」,如今該集團設有航空裝備、運輸機、發動機、直升機、機載設備與系統、通用飛機、航空研究、飛行試驗、貿易物流、資產管理、工程規劃建設、汽車等產業板塊,下轄200餘家成員單位、29家上市公司,員工50餘萬人。
「中國航空工業從仿製起步,也在改革開放後經歷過為西方國家代工階段,經過這兩輪衝擊,加上國際上如南斯拉夫炸館事件等因素影響,激發起中國航空人奮發圖強、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決心。」林左鳴說。
深度軍民融合 發展非航業務
市場化,是中航工業最重要的改革。「沒有參與市場競爭,僅是按照國家指令完成訂單的企業,只是一個『大車間』,」林左鳴說,雖然軍工企業與政府之間的關係極其特殊,但在民用產品以及航空技術溢出的非航空高科技產業方面,中航工業完全按照市場取向決定企業行為。2013年,非航空產業銷售收入已達到總收入的約80%,包括電子產品、醫療設備、汽車零部件等產業發展態勢良好。
林左鳴並說,中國雖然沒有如美國那樣龐大的盟國市場,但優勢在於深度軍民融合,可以通過非航空業務反哺航空業務。
整合航空工業 打造全產業鏈
在波音、空客等國際巨頭遭受世界經濟衰退影響之際,中航工業謀劃新局,收購多家海外知名企業,使它們成為中國航空產業中的一環,並帶領它們扭虧為盈。「航空工業必須靠全球市場支撐,但中國不像美國一樣,擁有北約、盟國等巨大市場,所以中國必須走一條與美國不同的發展模式」,林左鳴說,中國航空工業必須「一竿子插到底」,進行垂直整合,形成航空工業全產業鏈,圍繞航空主業發展新的業態。
推專業化整合 資產利潤翻番
在林左鳴大刀闊斧的改革下,中航工業對所屬二百多家企事業單位實施專業化整合,組建了19家專業化的子公司,建立母子公司組織架構,同時消除了內耗式競爭。5年多以來,其資產、利潤總額翻番達到6,760億元(人民幣,下同)、140億元。下轄的上市公司更從22家增至29家,資產證券化率從15%上升到近55%。
作為一家渴望在世界航空舞台上大展拳腳的企業,中航工業尤其看重香港資本市場。早在2003年,中航工業的投資控股子公司中航科工就已在香港上市。「香港對我們非常重要」,林左鳴說,中航科工可以在香港扮演很好的角色,是中航工業在境外的資本平台,對於下一步國際化發展,尤其有利境外併購。中航工業未來將更多地考慮在國際上的併購事宜,並注重新業態的投入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