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4年8月25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顛覆傳統籌款方式 冰桶挑戰接力形態新經濟模式


放大圖片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為ALS患者。資料圖片

香港影帝張家輝、葡萄牙球星C.朗拿度和微軟創辦人蓋茨有何共通之處?答案是他們今年都曾被冰水淋頭。由網絡世代發起的「冰桶挑戰」(Ice Bucket Challenge)席捲全球,各界名人以至平民百姓均爭相用冰水淋頭,反映隨着全球踏入數碼時代,同儕之間以「接力賽」的方式顛覆傳統籌款方法。即使冰桶熱潮退卻,這種接力形態經濟模式也將持續發展,成為更大規模的社會潮流。■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鍾洲、陳國麟

冰桶挑戰的起源眾說紛紜,在社交網站facebook (fb)及微博twitter等社交媒體推波助瀾下,美國媒體上月起開始有零星報道,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主播勞爾更率先在電視節目中以身試「冰」。隨着活動逐漸升溫,愈來愈多名人加入,到本月中fb創辦人朱克伯格及蓋茨先後接受挑戰,隨即一發不可收拾,令這項籌款活動演變成全球現象。

「點對點」運作增感染力

傳統的籌款活動或募捐宣傳片,一樣會找來名人作宣傳,但效果遠不及冰桶挑戰引起的回響,主因在於冰桶挑戰更傾向「點對點」(peer-to-peer,簡稱P2P)的運作模式。這種直接、對等的關係,更易引起共鳴,亦展示出網絡動員能力和感染力。冰桶挑戰並非由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協會(ALSA)發起,而是由年輕人主導,反映這種「同儕模式」的宣傳效果。

一項於15個美國城市訪問逾1.1萬人的研究發現,20%成年受訪者過往一年曾入場觀看古典音樂會,但56%表示如果是朋友或家人邀請,會願意前往。反映邀請者的身份,對獲邀者參與社交或文化活動的動機有很大影響。相同道理,由親友邀請捐款,效果會較一名陌生專家的呼籲更好。

互聯網成集資新途徑

展現點對點經濟潛力的例子不單是冰桶挑戰,近年興起的「群眾集資」(Crowdfunding)概念亦是一例。不管是想研發有創意產品、一圓歌星夢或當時裝設計師;複雜至挑戰喜馬拉雅山還是簡單至想弄薯仔沙律,Kickstarter等集資網站成為尋求支持的便捷途徑。

從表面上看,冰桶挑戰只是眾多網絡噱頭的其中一種,但在那些冰水淋頭的有趣影片背後,有着年輕一代運用網絡推動、猶如「接力賽式」的點對點經濟架構,即使冰桶熱潮退卻,這種經濟模式還是會延續下去,為社會帶來深遠和持久的影響。

相關新聞
留後路「隨時向西」 肥黎一家七本英護照 (圖)
鄭耀棠:人大常委會料定「過半數」門檻 (圖)
「佔中」威脅社會 警:必處理保秩序 (圖)
上合軍演啟幕 震懾「三股勢力」 (圖)
粵地產中介 遭拖佣40億 (圖)
顛覆傳統籌款方式 冰桶挑戰接力形態新經濟模式 (圖)
港單車旅遊長路「慢慢」 (圖)
警搗黑幫小頭目歡送會拘45人 (圖)
塌樹壓輕鐵電纜 閃光惹爆炸虛驚 (圖)
會展腦節平價執50吋電視 市民豪花1.3萬掃貨 (圖)
四成貧童趴床做功課 (圖)
搭車盼「賜座」 婆婆髮「留白」 (圖)
陳茂波:東涌擴新市鎮料增人口14萬
保港運動:「黑金」「袋住先」 梁家傑應辭職 (圖)
李克強考察鐵路總公司強調改革增國際競爭力 (圖)
質檢總局驗充電寶全不合格 (圖)
滬推進教育公平成效彰顯 國際評估成績稱冠 (圖)
25年來最強 三藩市6級震70傷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