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上海七寶德懷特高級中學籌建儀式。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葛鎮慶、章蘿蘭、沈夢珊 上海報道)歐美先進的教育體制,令國人歆羨,海外求學始終熱度不減。但另一方面,即便坐擁牛津、劍橋等名校,英國亦折服於中國學生的質素。內地教育改革陣地上海,已經連續兩度在閱讀、數學和科學領域,取得權威測試--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全球第一,最近滬生更在PISA財經素養測評中奪冠,令一眾傳統教育強國大跌眼鏡。英國教育大臣特魯斯,日前帶領代表團專程到上海「取經」,其間分別走訪了此間三所中學,並特意聆聽了兩堂數學課。上海今秋則將派出60名數學教師赴英「支教」,同時另有60名英國教師到中國「留學」。
內地近年來一直致力於推動教育體制改革,在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尹後慶看來,中國政府在推動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發展方面着力甚多,PISA成績正是顯示了基礎教育的整體水平。來自英國《金融時報》的數據顯示,...在PISA數學測試中,英國醫生或律師等家庭的子女,數學平均得分為525.94分;而在上海,清潔工和餐廳服務員的子女,平均成績則為568.9分。
樣本含外來務工人員子女
PISA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進行的15歲學生閱讀、數學、科學、財經素養能力評價研究項目,主要考查義務教育末期,學生是否掌握參與今後社會生活所需要的問題解決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該項目從2000年開始,每3年進行一次測評。上海155所學校的6,374名學生,代表全市各類中學約9萬名15歲在校生參加了本次評估,樣本涵蓋此間各個層次的學生,其中包括外來務工人員子女。
上月OECD最新發佈的PISA「2012年財經素養測評國際報告」顯示,上海學生平均成績高達603分居首,較參與國平均分高出103分,較第二名亦整整高出了62分。據悉,「財經素養」是PISA 2012測試新增的國際選項,主要指個人理財素養,涉及個體理解、管理和計劃自己及家庭的財經事務的方式方法,而並非諸如供需原理、市場結構等宏觀經濟素養。
此前,在PISA數學測試中,上海學生數學平均成績擊敗美國、英國、日本等其餘64個國家與地區,高出第二名新加坡40分,86.8%的學生達到或超過了OECD平均成績(494分)。同時,在閱讀素養表現和科學素養表現上,上海學生亦表現突出,均位居首位。上海於2009年首次參與PISA,當年即將閱讀、數學和科學三項冠軍悉數收入囊中。
部分國人尚迷信於英美教育質量的同時,內地教育改革卻已「潤物細無聲」,取得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成績。數學科目上,國際學生的平均成績是494分,美國學生僅為481分;國際學生在科學科目上的平均成績是501分,美國學生為497分。英國《衛報》更是刊登評論指,中國已經建立起世界上最高水平的教育體系。
低於16歲數學領先英3年
據透露,低於16歲的群體中,上海學生的數學能力較之英國平均領先3年,即便是此間表現最差的學生,數學能力也領先最優秀的英國學生1年。考察過後,英國教育部門很快就高調宣佈,從中國引進數學老師赴英國「支教」,並稱若一切順利,60名上海教師將在金秋給英國同行上課,同時另有60名英國教師到中國「留學」。繼英國教育大臣來滬交流PISA測試經驗後,以南非基礎教育部部長安吉.莫采卡為團長的南非基礎教育部代表團接踵而來,「取經」上海乃至中國的基礎教育。
內地資深教育專家、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原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尹後慶在接受本報採訪時指出,PISA並非各國尖子生的比拚,而是取樣於各個層次--好學生、相對成績不佳的學生,來自富裕家庭的學生,或是家庭貧困的學生,近年來中國政府在推動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發展方面着力甚多,PISA成績正是代表了基礎教育的整體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