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羅繼盛)政府正就「東涌新市鎮擴展研究」進行第三階段公眾諮詢,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日在網誌上表示,為回應過去兩個階段的公眾諮詢意見,東涌西將不作填海並設自然保育區,而東涌東則填海發展。東涌未來亦會增加商業零售酒店設施,預計可創造逾4萬個職位。當局亦會略增發展密度,為保持4萬8千個新增住宅單位,首批居民將最快於2023年入住,預計新增人口約14萬人。
陳茂波昨日以〈珍惜自然資源、擴展東涌新市鎮〉為題發表網誌,指東涌新市鎮是香港最後一個開發的新市鎮,由開始興建到現在已經20年。他表明,當局決心優化現有的新市鎮,改善當區的居住環境和設施,並善用它的策略性位置,發展經濟、增加就業機會,為居民建造出既保育自然資源、又活潑宜居的新市鎮。
30米緩衝帶護東涌河
他表示,政府去年中在第二階段公眾諮詢共收到超過3,000份意見。由於前兩個階段有意見認為東涌西不應填海,盡量減低對東涌灣及東涌河生態和環境的影響,故當局在《建議發展大綱草圖》剔除在東涌西有限度填海14公頃的建議,並在東涌河兩岸設約30米緩衝帶作自然保育用途,保護擁有珍貴生態價值的東涌河。東涌河谷內則劃為「綠化地帶」,作為天然物種的棲息地。
陳茂波又指,經初步評估後,東涌東擴展區的填海範圍附近沒有重要的海洋生態,亦非中華白海豚出沒的地點,填海對水文和水質的累計影響均可接受。當局會在擴展區填海120公頃及在東涌大蠔段(P1)公路填海9公頃,有關填海將不會阻擋大蠔灣的入水口,而施工方法亦將盡量避免挖泥,以防所產生懸浮物影響附近水域的水質,同時會實施一系列緩解措施,盡量避免對附近環境造成滋擾。
預計可創造逾4萬職位
對於不少東涌居民關注當區就業、交通、社區設施,並且橋頭經濟發展機遇和發揮東涌成為區域內具吸引力的商業及旅遊樞紐的潛力,陳茂波稱會在東涌東大幅增加商業用地供應,包括辦公室樓面面積50萬平方米、區域性和地區性零售設施樓面面積約30萬平方米及酒店樓面面積5萬平方米,估計合共可創造超過4萬個就業職位。
政府亦建議新增東涌東及東涌西兩鐵路站,並將在擴展區建立高效的內部道路系統,以及興建P1公路大蠔段和大蠔交匯處,加強與區外道路的連接。他們未來亦會進一步探索擴展區的公共交通服務,包括與市區、新界西及機場的連接。
陳茂波又指,因應東涌西的填海被剔除,當局決定略為增加東涌東擴展區部分土地的發展密度至6.5倍,以確保東涌東、西合共可提供4萬8千個住宅單位,並會採用梯級式建築設計,保持區內良好的通風和景觀。他預期首批居民最早可於2023年入住,整體公私營房屋比例約為六比四,預計新增人口約14萬人。
他補充,隨着人口的增長,區內將有更多的社區設施,包括一個面積約3公頃的標準運動場、專上教育設施、學校、診所、公園、警署等,東涌東海濱可成為未來的地區以至區域消閒樞紐,區內外人士均能受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