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北京市政協委員王緋玲。記者王頔 攝
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訊(記者 何凡)北京市政協委員、怡海置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緋玲近日向記者表示,香港經驗對北京市非政府組織參與社會服務的發展具有積極的啟示。她認為,在社會服務方面,宜實行政府與非政府組織(NGO)密切合作、分工協作的模式,並參考香港成熟經驗,將協調、募捐及服務各項職能分開設置。
王緋玲指出,香港NGO參與的社會服務主要包括安老服務、康復服務及醫務社會服務、違法者服務、青少年服務、小區發展和家庭及兒童服務等六方面。據統計,目前香港各類NGO總數超過2萬個,其中在香港稅務局登記的慈善團體超過7000個。註冊義工53.4萬人,註冊社工人數超過16,000人,其中約13%服務於社會福利署,約87%服務於非政府組織。
民辦官助 社會共擔責任
她說,香港NGO參與社會管理的成功經驗,主要表現在三方面:一是制定政策法規,確保非政府組織正常運營。香港奉行「小政府、大社會」的政策,堅持公共服務項目「交由市場運作會更好」的原則,秉承完善的法律、法規,實現非政府組織獨立運營。二是政府與非政府組織之間良性互動密切合作。三是政府、商界、社會福利界三方合作,打造全套運營機制。
她建議,根據北京實際情況,可制定和完善涉及北京市非政府組織開展活動的地方性法規,適當放寬對非政府組織的登記「門坎」。對已登記的非政府組織機構,加強規範化管理。同時,政府應依法對其活動範圍、運作方式等進行規範、監督和評估,要求其嚴格執行法律法規,健康發展。
政社分離 科學購買服務
王緋玲指出,北京的許多非政府組織具有較強的「官辦」色彩,有的社團組織「二政府」特徵明顯,甚至個別「群眾組織」與政府的職能部門是一套人馬、兩塊牌子。她建議實行政社分離,逐步剝離部分事業單位的行政管理和社會服務職能,積極放權,將一些權力和職責下放到非政府組織。
王緋玲還建議全面推行「政府購買服務」模式。凡非政府組織有能力承接的社會服務功能,盡量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來實現。建立科學嚴謹的政府購買服務招標制度,促進非政府組織之間實現良性競爭,提高社會服務質量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