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狄嘉
要登富士山,主要有四條路線。最北邊是「吉田路線」,從那裡按順時針方向有「須走路線」,「御殿場路線」,「富士宮路線」。距離和海拔各條路線都不同。第一次登富士山,多數選「吉田路線」和「富士宮路線」,這兩條路線上有很多山屋,同時距離也比較短,萬一發生意外時,也有救護所,可以放心登山。登山老手,登過富士山的人士,則選「御殿場路線」,這條路線距離長且海拔差距大,是常客所愛,亦是經驗與體力的終極考驗。
一團三十六人都是首次登山,選的當然是最適宜的吉田路線,在經驗豐富的登山導遊員帶領下,上午十一時半從半山腰的五合目(標高兩千三百零五米)起行,一小時不到,已到達六合目(標高兩千四百米)。登山導遊員和領隊們,體貼地實施「攀行二十分鐘,休息五分鐘」的行動節奏,大家都輕鬆地再往上爬,下午四時不到,已抵達休息站七合目(標高兩千七百四十米)的山中小屋「東洋館」。
在東洋館提早用過晚餐,大家便鑽進小屋提供的簡單睡鋪--旅行睡袋內休息,準備晚上十時再出發,夜行攀峰、登頂觀日出。
到了八合目(標高三千一百米),往上一直到山頂都沒有休息的小木屋,大家只能在山邊小休,雖然到山頂已經不遠,但真正的考驗也來了,因為海拔的上升,呼吸感覺困難,加上氣溫下降,體力也到了極限,行動更加吃力。這個路段,坡斜達四十五度以上,實在艱難,但想着若於此放棄,回頭路更難走,大家惟有賈其餘勇,勉力而上,終於凌晨四時攀上了富士山頂!
富士山頂觀日出,確與其他地方不同,因為這是經歷了前後近十小時的體力、耐力和意志力換來的,還未計算稍後四小時的「上山容易下山更難」的回程路!
難怪日本人自己也說:一次都沒爬過富士山的是儍瓜,爬過兩次的亦是儍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