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書練
進入七八、九月,又是傳統的風雨季節,風在呼嘯,雨在淅瀝,拍打門窗,卻也洗滌塵垢,風雨過後見彩虹,這是古人的預見,也是今日的期望。
本來,在炎炎夏日,有陣風雨,正好沖淡悶熱和淨化污濁的空氣;所以,好長一段時間,我很享受夏日的風雨,來得快,去無蹤,人和環境都得到滌蕩。然而,今日的風,不再是輕輕飄來的柔順微風,而是隨時捲走財物乃至人命的颱風,狂飆強烈,伴隨暴雨,帶來的往往是災難。
像七月海南省遇到五十年來最強的風力(據說十八級),在微信上看到朋友轉來的照片,一棵棵大樹被連根拔起,招牌倒地,水浸商舖,通訊短路,水電截斷,車毀房塌,街道堵塞,整個城市撕裂成一片。
回到本港,那天下午正出門上課,才知道家居屋苑另一座高達四十幾層的單位玻璃窗被風吹穿了,破裂的碎片向地面灑下,幸好沒傷到行人。後來才知,那不是第一次,去年的颱風季節,同一座大廈在另一個方向單位也有玻璃窗被吹破。
我住的地方還屬較新的私家樓(約六年光景),那門面看來還挺豪的樣子,守衛盡責,保安嚴密。除了反映今日的樓宇質量問題外,也說明今日風的無情,這可能也跟大自然生態失衡有關。以前的風遙遠飄來,幾經森林阻隔,當它吹向我們時,風力已減弱了許多。但今天,森林砍伐現象嚴重,難免橫行無阻。所以,一陣狂風掠過,帶來的不僅僅是清爽和涼快,還夾雜了這麼嚴重的破壞。
顯然,隨着人類對自然生態的長期破壞,彷彿地球也發怒了!近年自然災害特別多,風力愈來愈強大,地震愈來愈頻繁,水災和旱災交替出現,還有人為的塌方等等,社會是富裕了,但生命的安全保證程度並不因富裕而提高。
當科技先進到可以提早預測自然災害何時來臨時,相關的信息和可能造成的後果是否能及時讓老百姓知道,而有關部門有沒有做好預防措施,等等。像上次的海南風災,中央電視台迫不及待地粉飾太平,報道海口水電如何在短時間內恢復正常,我好幾位正在家中承受黑暗和枯渴的當地朋友氣得想罵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