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蝶
我是京劇門外漢,卻被京劇演員的功架、唱腔和扮相吸引。上次看了梅葆玖來港演出,見識了京劇名宿的風範。數天前則欣賞了尚長榮的《霸王別姬》。
《霸王別姬》是第十五屆「香江明月夜」呈獻的四齣折子戲的壓軸戲。尚長榮是首位獲得梅花大獎的京劇演員,他與飾演虞姬的董圓圓為香港觀眾獻上一段精彩的「別姬」演出,叫觀眾多次喝彩,董圓圓表演的劍舞更顯寶刀未老。
當晚第一齣折子戲是《白蛇傳》的〈遊湖〉。白、青二蛇與許仙在雨中邂逅,一同坐上船家的小船,整段折子戲便是描述四人在船上的情景。當然,主要的重點還是在白、許二人一見鍾情的初種情芽。四位老倌要表現他們站在船身被湖水沖得高高低低的船上,便要一同做出坐船的功架了。西方戲劇稱之為「形體」,最令德國戲劇大師布萊希特欣賞。因此,布氏戲劇也深受梅蘭芳的京劇影響,運用了很多做手的表演技巧。小時候看大戲,母親總會叫我們多留意戲曲表演的「做」,例如開門、騎馬等。這些戲曲獨有的表演形式自小在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第三齣戲是《將相和》,以半小時的時間將趙國著名歷史故事「負荊請罪」演繹出來。雖然藺相如在故事中是一百分的完人,但他太完美了,反不及有血有肉的廉頗令觀眾喜歡。廉頗的角色設計層次分明,立體多變。安平飾演的廉頗在盛怒時全身震抖,求恕時以一足一膝點在地上跪向藺相如,都贏得觀眾喝彩之聲。
《鎖麟囊》是我不認識的劇目,是次演出的選段是〈春秋亭〉。一富一貧的兩名閨女出閣,因避雨二轎碰上。窮新娘因沒嫁妝恐遭婆家輕視而大哭,仗義的富新娘囑管家將母親送給她盛滿珠寶和祝福的鎖麟囊慷慨送贈後者便離去,二女不曾見面。舞台上的折子戲完了,我卻很想知道全劇故事的發展。回家上網一查,原來富新娘後來全家在水災中失散,她流落異鄉,在一富人家中當保姆。一天,她見到東家放着一個鎖麟囊,認出乃自己出嫁之日贈予窮新娘之物。原來窮新娘便是東家的女主人,因為獲得鎖麟囊而發跡。她重遇恩人後立時款待,並且替她找回親人,大團圓結局。《鎖麟囊》也曾被搬上銀幕,由樂蒂和張揚分飾男、女主角。故事情節卻與戲曲有出入,如加入了惡霸強搶富新娘等情節。看罷《鎖麟囊》,我有一個結論﹕永遠不要將親人給你的祝福之物轉送給別人,否則你的好運氣便會轉到他人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