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新鴻基地產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聯(左)、郭炳江。 張偉民 攝
全年基礎溢利214億 增15%符市場預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梁悅琴)受益於下半年度入賬的物業銷售增加及租金收入穩定上升,新鴻基地產(0016)昨公布,截至今年6月30日止年度在撇除投資物業公平值變動的影響後,可撥歸公司股東基礎溢利為214.15億元,按年升15%,符合市場預期,每股基礎盈利7.95元,按年升6%,派發每股末期息2.4元,連同中期息,全年派息3.35元,與上年度相同。若計入投資物業公平值,期內股東應佔溢利335.2億元,下跌16.8%,每股溢利12.45元,下跌18.5%。
對於美國有可能加息,對本港持續上升的樓價會否有紓緩壓力,新地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江昨於業績記者會坦言,外圍形勢很不明朗,如中東局勢未明朗,「唔識睇」明年的樓價走勢。他相信,美國即使加息亦溫和,隨着美國經濟復甦的層面日漸擴闊,及內地經濟增長逐步回穩,預計環球經濟來年會在更穩固的基礎上發展。
賣樓目標320億月月有樓賣
他稱,儘管香港零售業走勢放緩,及未來政制發展引起公眾爭論,但預期香港經濟的基本因素仍保持穩健。出口前景漸見改善,基建工程持續,低失業率下消費需求穩健,以上因素將帶動香港經濟溫和增長。他稱,新地於未來9個月仍會保持月月有盤推,售樓收入目標320億元,比上年度的280億元目標上升14.2%,當中香港佔250億元,主要來自天晉IIIB及東涌1期等,內地佔70億元。
他指出,今年集團仍會積極於香港投地,並透露下周一會入標競投港鐵大圍站項目,內地以銷售物業為主。
郭炳江指出,過去一年是發展商賣樓競爭最大的一年,集團於年度內錄得合約銷售總額277.78億元,接近銷售目標280億元,當中本港合約銷售金額205.9億元,內地合約銷售金額71.31億元(約56.3億元人民幣)。而期內本港及內地投資物業的租金收入按年升15%至184.89億元。期內新增約300萬方呎總樓面,其中7幅土地用作住宅,另一幅為附屬公司新意網購入的數據中心用地。於年結日,集團於香港的總土地儲備達4,690萬方呎,今年7月再買入天水圍兩幅地皮,合共提供逾2,500個住宅單位,大部分為中小型住宅,另有多幢洋房,令其土地儲備增至4,920萬方呎。
除蚊型地外均有興趣投標
他稱,目前本地用家對中小型住宅單位的需求殷切,未來公司會繼續積極投地,也會配合政府政策,提供多一些中小型住宅單位,但不會是蚊型單位,並會平衡集團收租物業及銷售物業的比重,他直言,如今住宅毛利率比以往少。
對於近期不少地皮出現流標情況,郭炳江指出,目前於香港買入的大部分住宅地皮的建築費比地價高,計入利潤後,令出售地皮會出現流標情況,新地副董事總經理黃植榮昨解釋,由於建築工人少,工程多,於可見將來此情況都不會改變。
新地副董事總經理雷霆昨表示,今年1月至8月本港樓市交投及金額增加,主要是此前壓抑被釋放,現時樓市健康,發展商推盤也頗積極,供應增加令樓市健康發展,亦配合政府政策。對於市場憂慮美國未來加息或對樓市交投構成壓力,雷霆昨認為,即使加息,上升速度不會太急,幅度也不會很大。
談到今年內地樓市交投放緩,郭炳江指出,內地除一線城市外,其他城市的樓市明顯放緩,而新地於內地項目主要集中於一線城市,故未受太大影響。至於未來公司會否繼續在內地購地,則要視乎公司於內地的賣樓速度,除非未來中國內地有適合的項目,否則新地在香港的投資比例會多一些。
與郭炳湘公司合作可免則免
此外,新地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總監陳國威昨表示,集團財政狀況健全,無分拆的計劃。
對於長兄郭炳湘早前自組地產相關公司,被問及未來會否與新地有合作機會,郭炳江昨斬釘截鐵地表示:「免得過都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