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陳德霖稱,正爭取在滬港通開通之前落實放寬香港居民日兌2萬元人民幣的限額。 張偉民 攝
便利滬港通投資 增離岸流動性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堡明)隨着滬港通將於十月開通,各項配套政策陸續出籠。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日表示,正爭取在滬港通開通之前落實放寬香港居民日兌2萬元人民幣的限額;另外,金管局將推出包括向銀行提供100億元額度的日間流動資金回購安排,以及會委任5至6間銀行作為一級流動資金提供行,為離岸人民幣流動性提供報價等措施,以滿足滬港通開通後的人民幣資金需求。
陳德霖昨日於財資市場高峰會上表示,局方與人民銀行正就香港居民每日2萬元人民幣兌換限制進行討論,人行方面認為取消以上限制沒有問題。他強調,金管局將爭取於滬港通開通前落實安排,意味本港市民最快可以10月中無上限兌換人民幣。
有利加強散戶資金配置
自人民幣資金池日漸擴大,有關放寬兌換限制的聲音不絕於耳,因兌換限制大大規限了本港人民幣產品的發展。直至4月中宣布推行滬港通,市場早有感兌換限制不可不放,否則本港散戶難以有足夠資金流動性買賣滬股。
雖然陳德霖未有談及有關放寬限制的細節,也未知有關的放寬是否只適用於滬港通買股,但已為市場掀起萬重浪,香港銀行學會高級顧問陳鳳翔認為,取消個人兌換人民幣的限制後,將方便個人投資者透過滬港通大手購入內地A股,也能加強散戶的資金配置,有利滬港通發展。
銀行可增孖展貸款商機
恒生銀行(0011)執行董事馮孝忠也指,取消兌換限制,或會間接提供機會使銀行可向客戶提供孖展貸款,使滬港通的推行更為全面。馮氏認為,以目前的人民幣資金規模計算,相信足夠應付滬港通初期的交易,惟未來流動性影響難以預測,因市場利率波動或因此擴大。
財資市場高峰會上,業界人士齊聲認同,金管局昨日宣布的措施均有助加強本港的人民幣資金流動性。中銀香港(2388)總經理兼投資主管陳少平表示該行歡迎有關措施,認為市場確實有放寬限制的需要,中銀香港未來將推行多種舉措配合,包括擴大日間債券的抵押品名單等等。
更多人民幣產品將湧現
於消息發布後,匯豐亦出新聞稿稱,金管局是次安排有助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整體發展,相信會加快人民幣與全球金融市場的融合。放寬兌換限制後,該行相信會有更多不同種類的人民幣產品湧現,使投資者對人民幣計價投資產品需求上升。
滬港通計劃於今年4月公布,當時兩地證監會表示預計需六個月準備時間,市場估計滬港通可望於10月份正式「通車」。
陳德霖於會上指,透過滬港通,香港將成為上海市場的窗口並向全世界開放,使香港成為內地資本帳市場開放的橋樑。
事實上,在去年7月底,金管局為了優化離岸人民幣流動性安排,已率先利用自身的人民幣流動性加設T+1和T+0流動資金安排,其中隔夜流動資金總額將不超過100億元人民幣。市場人士表示,離岸人民幣資金池已有長足增長,而滬港通會刺激離岸人民幣的需求,為離岸人民幣持有者提供新的投資渠道,市場亦關注更多新措施推出以增強人民幣流動性,下一步中國開放資本帳戶的試點是否會擴展至其他金融資產亦是關注焦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