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聶曉輝)強積金實施多年,一直被批評基金回報遭過高收費所蠶食,打工仔亦未必懂得選擇。為令打工仔有更大保障,積金局今年6月底就設立核心基金,並將之作為預設基金展開為期3個月的公眾諮詢。積金局機構事務總監鄭恩賜昨日表示,至今已進行逾50場諮詢會,共諮詢逾千人,並已收到130份回應,普遍均支持引入核心基金,並同意將核心基金收費定於每年0.75%。
管理費上限定0.75%
現時本港強積金計劃有39個,基金數目更多達逾470隻,積金局建議將核心基金作為計劃的預設基金,讓打工仔隨年紀增長而減少投資風險,並將管理費上限設為0.75%。積金局已邀請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進行投資策略研究,預計今年底至明年初向政府提交具體方案,並於2016年正式推行,有望長遠將基金收費整體降至1%或以下。
鄭恩賜昨日指出,積金局已諮詢了多個工會、政黨、區議會、智庫及業界,至今收到約130份回應,並以個人為主。他指出,外國一般都是有約50%至80%打工仔沒有為自己的強積金作基金投資選擇,本港現時展開相關討論「唔算遲」。
有業界私下表示「可做到」
他指出,普遍回應均支持引入核心基金,並同意將核心基金收費定於每年0.75%,但大原則是預設安排要有規管;至於由誰來營運核心基金,則意見紛紜,「僱主團體傾向不要由政府做,認為有產品競爭便可。」他續稱,有人認為將基金管理費定為0.75%是太低,但亦有業界私底下表示「可以做到」。
鄭恩賜認為,對市民大眾而言,核心基金最好做到「低收費、高回報」,但從積金局角度而言,更重要是透過投資策略長線控制風險,將風險減到最低,「核心基金是被動式投資,如果要保證回報,則肯定要主動式投資。」
他又謂,「自強積金引入以來,過去13年的平均每年通脹率為1.6%;而扣除收費後的年率化回報則為平均每年4.3%,等同於每年有2.7%實則回報。」
另一方面,截至今年6月底為止,強積金的個人賬戶數目達475萬個,積金局一直向打工仔宣傳整合個人賬戶計劃,並收到約6.3萬份申請。鄭恩賜表示,有意見認為可透過立法或「賬戶跟人走」的方式減少賬戶數目,積金局或會於稍後時間展開進一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