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汕頭海灣新區東海岸新城施工現場。 本報深圳傳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謝白清、古寧 深圳報道)廣東省汕頭經濟特區設立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簡稱華僑試驗區)日前獲國務院批覆。批覆指,該試驗區要充分發揮華僑華人資源優勢,把試驗區建設作為汕頭經濟特區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門戶的重大舉措,積極開展先行先試,為新時期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探索新路。有關專家指出,這將有助推進金融、教育、文化、醫療等服務業有序開放,利本港相關服務業進駐。
汕頭及潮汕地區是中國著名僑鄉,海外潮汕籍僑胞達1,000多萬。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處於汕頭經濟特區核心地帶,圍繞汕頭灣出海口,依託東海岸新城、珠港新城、濠江濱海新城南濱片區,規劃面積約36平方公里。
發展跨境金融 着力轉型升級
國務院在批覆中,明確提出對該試驗區建設予以四方面的支持。將支持華僑試驗區着力轉型升級,推動海外華僑華人與祖國經濟深度融合發展。研究建立符合廣大海外華僑華人意願和國際通行規則的跨境投資、貿易機制,打造更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的公平、統一、高效的營商環境,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大力發展跨境金融、商務會展、資源能源交易、文化創意、旅遊休閒、教育培訓、醫療服務、信息、海洋等產業,培育富有活力的都市產業體系。
保障投資權益 引進華僑人才
這其中,也將依法保障海外華僑華人投資權益,創新僑務工作模式,推動引資、引技、引智有機結合,依法給予海外華人更多出入境便利。創新人才引進機制,對符合來華工作條件的外籍華人,優先辦理有關手續。積極推動華僑試驗區教育醫療事業發展,為海外華僑華人在教育醫療方面提供便利,確保海外華僑華人依法享受相應的社會保障待遇。
同時,將支持華僑試驗區搭建海外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平台,深化與有關國家(地區)的人文合作,構建面向海外華僑華人的聚集發展創新平台,建設跨境金融服務、國際採購商貿物流、旅遊休閒中心和華僑文化交流、對外傳播基地。
創新體制機制 放寬投資門檻
此外,還將支持華僑試驗區全面深化改革,在華僑經濟文化合作、營商環境、通關制度、社會管理、土地管理、海域使用和投融資等方面創新體制機制。推進國際貿易與投資便利化,進一步研究放寬外商投資市場准入,推進金融、教育、文化、醫療等服務業領域有序開放,積極創新利用外資管理體制。
另外,相關批覆還將加大政策支持,統籌推進華僑試驗區建設。要進一步明確發展思路,突出發展重點,創新發展方式,在有關規劃編製、政策支持、項目安排、機制創新、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僑務管理、人文交流等方面研究給予政策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