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新高中通識科已經歷3次公開試,考核內容和方向也展示一些趨勢。以下會剖析這些擬題方向,再對比課程文件所列的內容和精神,探討兩者是否配合,並嘗試結合一些個人觀察,分析這樣擬題方向將如何影響通識教學及下一代。
就考評內容而言,3次公開試所擬的題目均有「重『香港』、輕『中國』、『全球化』」的趨勢。第一屆試卷共6條題目,當中卷一3題必答題和卷二兩題選答題全部以香港為背景,當中直接考問香港議題的有卷一的人口老化和政治組織,以及卷二的第三條機場跑道,佔全部試題一半。當中涉及其他單元,但以香港背景的題目又佔兩題,最後只有卷二其中一題以全球化和中國文化為背景。第二屆和第三屆也大同小異(表一)。
部分學校棄教「現代中國」
從表一可見,「今日香港」的內容已經主導考評方向,即使只計算「直接考問香港議題」的題目,內容不是佔了一半,就是佔三分之一。但在通識課程,「今日香港」只是6個單元之一,理應只佔16%。若計卷一必答題(重要性更高),相關單元在這三屆試題更分別佔三分二、三分一和三分一。反之,「現代中國」和「全球化」在卷一從來無出現(第二屆的肥胖問題勉強有所涉獵,但其實是以「公共衛生」為主)。考評局擬題時是否要考慮課程內容和精神?上述3屆的考核內容如何體現「使他們成為對社會、國家和世界有認識和負責任的公民」的課程宗旨?就筆者所知,部分學校已取消直接教授「現代中國」的內容。在這種「倒流效應」下,考評內容似乎反過來主導課程,甚至破壞原有的課程結構和內容詳略分布,是教育局和考評局所願見到嗎?
考核題型而言,筆者將通識科公開試題目簡單分為3類(表二及表三)。
過往3屆建議題「被消失」
從表二及表三可見,不需表述立場的分析題正大幅減少,學生進行客觀分析的能力考核甚少。更值得注意是,未知因何原因,過往3年從未考核建議題。影響所及,不少學校在引導同學進行議題討論時,都重視批判和反駁他人論點,以應付考評要求;反之,理性的探討問題根源與複雜性,進而提出建議,已非「教學重點」。事實上,重視「批判」的評論題由第一屆的少於半數變成第三屆的佔三分之二,加上考評準則重視「駁論」和「比較批判不同觀點」,又不接納「中立」和「視乎情況而定」的立場(但現實世界中這些情況經常出現),教師又怎敢置學生成績於不顧,依從和落實課程文件所列培育「創造力」、「解決問題能力」、「欣賞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觀點」的精神?
簡要言之,據筆者對課程文件的理解,通識科課程理應是個人、本地社會、國家、世界並重的,培訓的能力也不應集中於批評其他觀點和表達個人論述。但在考評主導教學下,重本地而輕國家和世界是否已成為教學主流?重批評而輕建設的思考模式會否日益明顯?實在值得思考。
(逢星期一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