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港口是北京經濟發展的一大短板,從走進世人視線的第一天起,曹妃甸就與北京緊密相連,有着北京「出海口」之稱的曹妃甸早在2005年開放前,首鋼就搬遷至曹妃甸。但是,也有專家認為產業轉移到外面會給首都經濟造成損失,在巨大的經濟利益面前,很難實現真正的產業轉移。為此,在實現共贏方面,曹妃甸找到了最好的解決方案:企業所得稅在北京市匯總繳納,而增值稅和一些流轉稅收則在曹妃甸完成。
郭金龍十分看中此次搬遷,他說:「首鋼的搬遷是京冀協同發展的一個生動範例,對推動協同發展有很大的啟發。」
首鋼遷來逆勢扭虧為盈
據了解,首鋼搬到曹妃甸後,不僅沒有「傷筋動骨」,反而實現了「脫胎換骨」的產業升級,而且在全球性鋼鐵行業不振的嚴峻形勢下,今年逆勢而上實現了扭虧為盈。據悉,首鋼二期今年也將開工建設。
據介紹,曹妃甸將在工業區北側規劃100平方公里土地,打造北京(曹妃甸)現代產業發展示範區,一期啟動39平方公里,據悉北京承諾5年投入200億元。
對此,有專家預言:「首鋼搬遷模式」將在曹妃甸進入批量生產時代!
曹妃甸目前正以積極承接北京高端產業製造環節和一般製造業轉移為重點,積極引導北京的加工製造業向曹妃甸轉移,引導裝備製造、航空、高鐵零部件等要素向曹妃甸集聚,在曹妃甸形成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集聚。
北京市長王安順表示:「北京市將力爭在合作建設戰略功能區方面率先取得成效,走好當頭炮,以此帶動一系列產業和功能的有序轉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