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談及唐淮源生平,王金坤滔滔不絕。
1990年清明,雲南江川隆重舉行「抗日英烈上將唐淮源骨灰安葬儀式」,王金坤回憶,唐淮源三子唐叔華、四子唐少華、長孫女唐迦音等親屬出席了儀式,而時任江川縣委副書記的王金坤在儀式上講話,紀念一身浩然正氣的抗日名將唐淮源。
其實,祖父曾是唐將軍部下、對門住着唐淮源第3軍12師副師長楊玉昆夫人的王金坤,是從小聽着老人講述唐軍長抗戰殉國事跡長大的。1984年,王金坤出任江川縣志辦主任、《江川縣志》主編,首先想到了為唐淮源立傳。經多方搜集資料史實,並與唐淮源長子唐伯華、三子唐叔華、四子唐少華取得了聯繫,收到了唐伯華整理油印的《原國民黨陸軍第3軍軍長唐淮源抗日殉職有關資料》等,發現了國民政府給唐將軍的褒揚令石刻,蔣中正、何應欽為唐母的題詞石刻,國民黨軍政要員給唐淮源題詞所製作的匾額「鐵血流芳」、「滇軍完人」等,大膽提出追認唐淮源為革命烈士的想法,得到當時江川縣領導的首肯。經多方奔走,唐淮源誕辰100周年、犧牲45周年的1986年,經民政部批准,雲南省政府追認唐淮源為革命烈士。
隨後十多年間,王金坤陸續寫了一些有關唐淮源將軍事跡的文章,分別在報刊和玉溪市、江川縣政協文史資料中發表。之後,王金坤萌發以唐淮源生前史實為基本線索,出書為將軍立傳的想法,並找到了既有一定文學功底、又懂歷史的彝族作家卡羅,商定以讚譽唐淮源的一方匾額上的題詞「鐵血流芳」為書名,利用業餘時間創作。
「雖是文學作品,但忠實於歷史事實。」王金坤介紹,其間尋訪了不少遺跡、收集了許多資料,放棄了節假日和周末的休息時間,甚至放棄了出省考察的機會,歷時100餘天完成初稿,之後幾經刪改、四易其稿,得以出版發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