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江川江城鎮背街村的唐淮源故居,如今物是人非。
「唐淮源將軍的骨灰是1989年10月,從山西夏縣迎回家鄉的。」時任江川縣民政局長、業已退休的王開文告訴記者。
1989年9月,應唐淮源三子唐叔華、四子唐少華、長孫女唐迦音把唐將軍遺骨遷葬家鄉的要求,江川縣民政局派員與唐家後人一道赴山西夏縣,尋找唐淮源遺骸。此時,他們並不知道唐將軍葬於何處。
赴夏縣後,一行人奔波於中條山附近的南坡、泗交、馬家匣、清道村等地調查訪問,輾轉找到當年冒死搶運掩埋唐淮源遺體,年已78歲高齡的張永新老人,在中條山南部清道村一塊坡地樹旁,指認了唐將軍安息異鄉已48年的墳塋。
張永新老人回憶說,唐淮源殉國後,將軍女婿、輜重營長楊繼虞用軍毯裹着將軍遺體,避開正在搜山的日軍,草草掩埋於一小溝中,下山找到張永新帶着十幾個老鄉,冒死抄近路趕到縣山,把唐軍長的遺體搬回來重新入殮,掩埋在張家地頭,並以石為記。他們深知事關重大,如果走漏風聲,不但唐軍長的遺體將被日寇利用,唐軍長的靈魂不得安寧,鄉親們也會遭連累甚至掉腦袋,對將軍的埋骨地,大家都守口如瓶。即便在文革那樣的特殊時期,也一直沒有外傳。
徵得唐叔華等親屬同意,將軍遺骸在夏縣殯儀館火化,骨灰護送回將軍故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