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4年9月30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將軍遺骨 榮歸故里


放大圖片

■江川江城鎮背街村的唐淮源故居,如今物是人非。

「唐淮源將軍的骨灰是1989年10月,從山西夏縣迎回家鄉的。」時任江川縣民政局長、業已退休的王開文告訴記者。

1989年9月,應唐淮源三子唐叔華、四子唐少華、長孫女唐迦音把唐將軍遺骨遷葬家鄉的要求,江川縣民政局派員與唐家後人一道赴山西夏縣,尋找唐淮源遺骸。此時,他們並不知道唐將軍葬於何處。

赴夏縣後,一行人奔波於中條山附近的南坡、泗交、馬家匣、清道村等地調查訪問,輾轉找到當年冒死搶運掩埋唐淮源遺體,年已78歲高齡的張永新老人,在中條山南部清道村一塊坡地樹旁,指認了唐將軍安息異鄉已48年的墳塋。

張永新老人回憶說,唐淮源殉國後,將軍女婿、輜重營長楊繼虞用軍毯裹着將軍遺體,避開正在搜山的日軍,草草掩埋於一小溝中,下山找到張永新帶着十幾個老鄉,冒死抄近路趕到縣山,把唐軍長的遺體搬回來重新入殮,掩埋在張家地頭,並以石為記。他們深知事關重大,如果走漏風聲,不但唐軍長的遺體將被日寇利用,唐軍長的靈魂不得安寧,鄉親們也會遭連累甚至掉腦袋,對將軍的埋骨地,大家都守口如瓶。即便在文革那樣的特殊時期,也一直沒有外傳。

徵得唐叔華等親屬同意,將軍遺骸在夏縣殯儀館火化,骨灰護送回將軍故里。

相關新聞
習近平:深化農村土改 堅持「三不」原則 (圖)
農村土改「三不」原則:
民族團結 (圖)
習近平等觀看國慶音樂會 江澤民出席 (圖)
首個烈士紀念日 中央領導今向紀念碑獻花籃
煤炭資源稅年底改為從價計徵
首都經濟圈重要支點 曹妃甸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引爆點 (圖)
北方大港 十年「長」大50倍 (圖)
曹妃甸有北京「出海口」之稱
首都產業外遷最大承載地 (圖)
編者按 (圖)
捨生取義挽河山 忠國孝母大丈夫 (圖)
將軍遺骨 榮歸故里 (圖)
後人立傳頌英烈 (圖)
中條山戰役
四歲被拐 失蹤16年 青年網上尋親終回家 (圖)
300勇士挑戰「小蠻腰」 垂直馬拉松 (圖)
32米根雕《清明上河圖》現身福建 (圖)
國慶珍藏 (圖)
最嚴水資源管理啟動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