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恒生銀行預料未來5年本港經濟增長減慢。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涂若奔)在「佔中」陰霾籠罩下,本港經濟的長遠前景備受關注。恒生銀行昨日發表《香港經濟月報》,預料未來5年本港經濟將持續增長,但增長動力可能有所減慢。在2015年至2020年間,本港GDP每年平均將增長3.3%,低於2010年至2013年年均4%的增速。增長放緩主要受周期因素影響,非由結構因素主導。
恒生的報告指,在美國爆發次按危機後,勞動人口增加為本港經濟復甦帶來重要支持。由於本地人口增長放緩,勞動人口擴張導致其貢獻增大的計算結果似乎難以令人信服。不過勞動人口參與率自2011年以來便顯著攀升,在不足3年間上升了超過兩個百分點,即是「因為更多市民積極尋找工作,充實了社會人力資源」。
勞動力投入促增長
該行估算,在2010年至2013年間,本港近半的經濟增長動力源自豐沛的勞動力投入。人力資本及生產力提升合共每年對本港經濟貢獻了1.9個百分點的增長,遠低於2000年至2009年間每年3.4個百分點的增長貢獻。同期,來自勞動力及資本投入擴張的貢獻卻提高至2.1個百分點,高於2000年至2009年間年均貢獻約0.9個百分點。
報告指,這些數據顯示本港經濟增長模式發生變化,同時帶出經濟增長能否持續的疑問。畢竟,當要素持續投入的同時,生產力未見顯著提升,生產要素的邊際回報隨之遞減,整體經濟增長率則無可避免出現放緩。換言之,生產力提升對經濟保持可持續增長存在舉足輕重的作用。
人口老化影響貢獻
然而,人口持續老化成為一大制約。報告指,今後勞動力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將受兩大負面因素所限:其一,不利的人口結構;其二,勞動人口參與率繼續攀升的空間有限。根據政府提供的人口預測,在2010年至2020年的10年間,勞動適齡人口變幅將急速下滑。同時,人力資本累積需時,短期內難望出現重大轉變,人力資本提升料難以完全抵銷人口老化之影響,故估計勞動力對今後經濟增長的貢獻將難及以往。
房策減慢資本累積
報告並指出,本港資本累積速度之所以驟然下降,很大程度受當時本地房屋政策調整之影響。自2010年以來,港府房屋政策重心已轉往解決房屋供應不足的問題。目前港府推出多項措施,旨在增加可供住宅發展的土地供應。由於與建築相關的投資佔本港總投資量近四成,這可望直接帶動資本深化,並通過引導住宅及商舖租金回到較合理水平,刺激其他固定資產投資。在次按危機後,本港資本累積速度已稍有改善,相信改善趨勢將可在未來數年維持下來。
恒生的報告沒有提及今次「佔中」行動對香港經濟的影響,但世界銀行本周一表示,「佔中」示威活動正損及香港的經濟。世界銀行東亞暨太平洋首席經濟學家Sudhir Shetty稱,「我們預期的是,此活動顯然將對香港帶來較大的衝擊,2014年的經濟成長料低於先前預估」。
「佔中」恐損市場信心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上周談及「佔中」行動影響時指,示威活動對金融市場帶來的衝擊暫時仍可以處理,但持續下去一定會帶來影響,甚至造成結構損害,包括令投資者對香港市場的形象信心產生負面看法。至於需否調低本港今年經濟增長的預測,他指近期看到零售業受到一些影響,但同時外圍表現亦有改善,例如美國出口有所好轉,所以是否有需要再對全年GDP預測作出調整仍須繼續觀察。
港府於8月中發表的《2014年半年經濟報告》中,展望本港未來經濟前景表現,已將全年的增長預測由5月時的增長3%至4%,下調至增長2%至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