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3.8厘高息攬儲恐難持久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涂若奔)為爭搶人民幣存款,本港多間銀行近期紛紛調升人民幣存款息率。截至上周末,至少已有9間銀行的息口達到3厘或以上水平,最高的是信銀國際,5萬元新資金的年息水平高達3.8厘。不過,財金界普遍預料,這一趨勢未必能長久保持,在「滬港通」開通之後,人民幣存息反而可能會掉頭下降。

宣傳策略 「息」誘開戶

永隆銀行存款部主管龔志明上周末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近期多間銀行提高人民幣定存息率,相信均是由於留意到滬港通帶來的機遇,希望先用高息吸引客戶開戶,進而再設法吸引他們開證券戶口,這其實是一種宣傳策略,目的是想在滬港通落實後佔到先機,「先飲頭啖湯」。預計每日兩萬元人民幣的兌換上限,將會在滬港通正式落實前後放寬。

不過,龔志明對人民幣息口能否長期高企,持懷疑態度。他指出,內地今年以來的經濟數據不太理想,料中央政府會對貨幣政策進行微調,有可能將會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雖然未必會下調利率,但目前內地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水平,已經較本港銀行為低,兩地已存在「息差」。由於本港銀行吸納的人民幣存款,多數也是流回內地市場,因此這種「息差」現象並不正常,恐難以長期持續。

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廖群也表示,滬港通增加人民幣需求,有助推高息率,預計開通一段時間後,息口仍有上升的空間,但未必能長期保持3厘以上水平。他稱,過去人民幣是單邊升值,不少理財產品「大家都想買,覺得炒起來,把握比較大」,但現在人民幣雙向浮動幅度加大,風險增加,對於炒波幅者而言吸引力已經減弱。

建行亞洲常務副行長郭珮芳則表示,人民幣定存息率視乎各個銀行的各自市場需求而定,很難估計滬港通開通之後會如何。就目前而言,客戶覺得人民幣長期存款的息口相對較優惠,但如果客戶希望參與滬港通,反而會選擇期限較短的存款方式。

相關新聞
高樓價怎麼辦系列:五鬼拍門 樓市臨拐點 (2014-10-20) (圖)
經濟放緩 大行降預測 (2014-10-20) (圖)
另類觀點:租金回報看後市更準確 (2014-10-20)
樓市五大危機訊號 (2014-10-20)
「佔中」前後50大屋苑交投變化 (2014-10-20)
明年土地供應回歸正軌 (2014-10-20)
代理:10月二手成交量或跌一半 (2014-10-20)
備戰滬港通系列:銀行高息牌搶滬港通 (2014-10-20) (圖)
延開通料顧及市場氣氛 (2014-10-20) (圖)
3.8厘高息攬儲恐難持久 (2014-10-20)
大行透視:滬港通擴跨境證券投資渠道 (2014-10-20) (圖)
建築師呂慶耀 築起零碳香江 (2014-10-20) (圖)
建築界青黃不接 輸外勞或可解困 (2014-10-20) (圖)
綠建翻新 代表作華潤大廈 (2014-10-20) (圖)
港環保建築有三認證 (2014-10-20)
港生活便利 內地可借鑑 (2014-10-20)
拒絕山寨:不建賭場 不建「白宮」 (2014-10-20)
滬港通仍無期 市場憂慮 (2014-10-18) (圖)
中證監無公布 延期可能性大 (2014-10-18) (圖)
兩地證監簽備忘 加強跨境執法 (2014-10-18)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