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靜 北京報道)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全文昨日對外公布,對於這份中共史上首次將「依法治國」作為專門議題討論出台的文件,國家行政學院法學部主任胡建淼給出高度肯定,他對本報表示,從決定可以看出四中全會確實推出了中共「依法治國」的升級版,中共對依法治國的理論有許多創新、豐富與發展,同時在實踐上也提出了許多新的制度和做法。
從法律體系升級至法治體系
這位曾向四中全會《決定》全文提出過權威建議的專家指出,此次四中全會公布文件可以看出中國在依法治國理論上突出了三個關鍵詞「全面」、「道路」、「體系」。「全面」主要體現在四中提出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從文件所涉及領域和內容都可以看出全面性,涉及到國家、政府、社會、政黨,甚至在軍隊領域也提出要依法治軍,建設軍事法治體系。從法治環節上的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四個基本環節也全面涉及。第二個關鍵詞是「道路」,體現在中共首次提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之前均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沒有提過「法治道路」。「要推進依法治國就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可以說這是一個正確的路徑。」
至於最後一個關鍵詞是「體系」,胡建淼稱,四中全會之前只講法律體系,但此次明確提出法治的建設目標是要「建設社會主義法治體系」,這兩個「體系」的轉換意味着中共的法治理論真正從全面的「法制」走向「法治」。「並且這個體系是一套非常完整的體系,包含法律規範體系、法治實施體系、法治監督體系、法治保障體系,還包括黨內法規體系和軍隊軍事法治體系,這些體系構成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目標體系。」
再次突出憲法權威地位
胡建淼認為,四中全會在依法治國的實踐和制度方面有很多亮點。他具體舉例說,首先在立法環節第一次提出「立法先行」,這點以中共文件提出也是首次,強調了法治的引導和推動作用,意味着國家要推出重大舉措、制度和改革必須先要立法,有了法律再按照法律去做,這樣的方法才是符合國家治理現代化方向的。其次,四中全會再次突出強調了憲法的權威地位,「憲法的監督保障制度」、「憲法解釋程序機制」兩大制度對樹立憲法權威,保證所有的法律法規同憲法相一致而不得與憲法牴觸是非常有效的。
|